[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仪的数据安全同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82767.8 | 申请日: | 2014-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209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永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61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免疫 染色 数据 安全 同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仪的数据安全同步方法,解决了控制软件数据库出错时试剂信息丢失问题,并且可以通过同步方法恢复试剂信息,本发明通过使用M1卡来减少用户操作,降低出错概率,提高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仪的数据安全同步方法,可应用于全自动免疫组化分析仪数据同步中,以保证数据一致性。
【背景技术】
在现代病理诊断中,免疫组化(IHC)技术的应用对肿瘤起源、良恶性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因而越来越受到普遍的重视。
抗体和抗原之间的结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免疫组织化学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先将组织或细胞中的某种化学物质提取出来,以此作为抗原或半抗原,通过免疫动物后获得特异性的抗体,再以此抗体去探测组织或细胞中的同类的抗原物质。由于抗原与抗体的复合物是无色的,因此还必须借助于组织化学的方法将抗原抗体结合的部位显示出来,以其达到对组织或细胞中的未知抗原进行定性,定位或定量的研究。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按照标记物的种类可分为免疫荧光法、免疫酶法、免疫铁蛋白法、免疫金法及放射免疫自显影法等。免疫酶细胞化学技术是目前免疫组织化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技术.基本原理是先以酶标记的抗体与组织或细胞作用,然后加入酶的底物,生成有色的不溶性产物或具有一定电子密度的颗粒,通过光镜或电镜,对细胞或组织内的相应抗原进行定位或定性研究。
所谓的M1芯片,是指菲利浦下属子公司恩智浦出品的芯片缩写,全称为NXPMifarel系列,常用的有S50及S70两种型号,利用PVC封装M1芯片、感应天线,然后压制成型后而制作的卡即是智能卡行业所说的M1卡,属于非接触式IC卡。非接触式IC卡又称射频卡,成功地解决了无源(卡中无电源)和免接触这一难题,是电子器件领域的一大突破。主要用于公交、轮渡、地铁的自动收费系统,也应用在门禁管理、身份证明和电子钱包。
向M1卡发一组固定频率的电磁波,卡片内有一个LC串联谐振电路,其频率与读写器发射的频率相同,在电磁波的激励下,LC谐振电路产生共振,从而使电容内有了电荷,在这个电容的另一端,接有一个单向导通的电子泵,将电容内的电荷送到另一个电容内储存,当所积累的电荷达到2V时,此电容可做为电源为其它电路提供工作电压,将卡内数据发射出去或接取读写器的数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仪的数据安全同步方法,主要解决控制软件数据库出错时试剂信息不丢失,并且可以通过同步方法恢复试剂信息,本发明中使用了M1卡,需要M1卡读卡器的支持。
为实现上述目的,包括以下步骤:
a.将试剂信息和仪器特征信息写入M1卡中。
b.通过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仪控制软件读取M1卡中试剂信息,并保存到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仪下位机的存储器和控制软件的数据库中。
c.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仪运行染色操作前,控制软件会将数据库中试剂信息与下位机存储器中的试剂信息进行比对,如果比对结果一致,可以运行,如果比对结果不一致,不能运行,此时必须将下位机存储器中试剂信息同步到控制软件的数据库中才可运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用户不需要手动输入试剂信息,方便用户操作,降低出错几率。
2.可以防止数据库在异常情况下丢失试剂信息或被试剂信息被人为篡改后,保证试剂信息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将试剂信息写入M1卡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从M1卡中读取试剂信息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运行染色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永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永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827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