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速运行车辆用车轮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82505.1 | 申请日: | 2014-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7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 发明(设计)人: | 崔平;王彦民;张建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中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B3/00 | 分类号: | B60B3/00;B60B23/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5153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速 运行 车辆 车轮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低速运行车辆用车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阶段,拖拉机农林灌溉机械等低速运行的车辆中使用的车轮一般采用以下三类:有内胎、无内胎或是实心胎,其中有内胎的缺陷是散热性不好,不耐磨,而且很容易漏气,一旦扎到铁钉或硬物撞击,轮胎或气嘴受损破坏就会漏气影响使用;无内胎的缺陷是轮胎很重,橡胶材料耗费多,轮胎成本高,而且也存在气嘴轮胎损坏出现漏气的问题;实心胎的缺陷是轮胎模具庞大,方法是通过加热直接在车轮上硫化橡胶,轮胎生产周期长,效率低,一旦轮胎受损影响使用,更换困难等缺陷。由于所使用的车辆、机械的工作环境较差,行车路况恶劣,上述三种车轮无论是哪种,都极容易发生车轮及轮胎损坏现象,影响了车辆或机械的正常运行和工作,严重会造成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容易更换的低速运行车辆用车轮,同时提供一种上述车轮的制造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低速运行车辆用车轮,其包括轮辋、轮辐和轮胎,所述轮辐为整体圆盘形,所述轮辐的外周连接在轮辋内缘,所述轮辋周圈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轮胎为齿轮形橡胶轮胎,齿槽部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孔相匹配的连接螺孔,所述轮胎与所述轮辋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轮辐中间部位设置有轴孔,所述轴孔的边缘设置有一周螺纹孔和一个配重孔,所述轮辐径向设置有加强槽。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车轮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轮辋的制备工序
下料:下轮辋条料,条料应方正,对角线相应差别不大于2㎜;
圈圆:将轮辋条料卷圆,成筒形,两端对齐错口量小于5㎜;
对焊:用压力钳子将上述筒形件的大头对齐,加紧,将筒形件平放在对焊机的钳口上焊接,得到焊毛坯;
刮渣:将对焊毛坯趁热进行刮渣,上下两面与母材平齐或不高于母材0.2mm,刮渣后对焊处不得低于母材;
精磨焊道:将焊渣部位打磨至与母材平齐;
滚型处理:轮辋成型无划伤,两侧应对称,胎位宽度、轮缘形状应接近基本要求,轮辋周长扩张量应控制在20㎜以下 ;
扩涨:通过模具将轮辋周长、内径、扩涨到产品要求尺寸;
步骤二、轮辐的制备工序
下料:相邻两边保证垂直度误差≤1°,对角线误差≤2mm;
裁圆:冲工艺孔,以工艺孔及平面定位顺次裁圆弧;
成型:压制成型至要求;
组合冲孔:以安装面和内腔形状定位,冲/钻工艺孔满足要求;
打磨毛刺:中心孔、螺纹孔、配重孔冲裁处无切削瘤、无尖角毛刺,不剌手;
步骤三、轮胎的制备工序
下料→废料回炉→在型腔中浇注成型;
步骤四、车轮的组合工序
将轮辋与轮辐压装→点焊调整→冲连接孔→涂装→安装轮胎。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的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所提供的车轮克服了三种现有轮胎存在的缺陷,直接将轮辋和轮胎用螺栓连接,提高了车轮的寿命,减少了事故的发生,提高了作业时的安全性。轮胎更换方便,大大降低了主机的故障率,延长了车轮使用寿命。
本发明所提供的车轮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克服了原有轮辐复杂的成型工艺,传统的轮辐工艺需要裁圆拉深,尤其是拉深这一步,形状复杂极不好把握尺寸精度,而新型轮辐结构简单,易成型,省时,节约材料,降低成本。轮胎材料可将新旧橡胶混合使用,加入一些塑料、聚氨酯材料,改进轮胎的强度和耐磨性,改善轮胎寿命。本发明轮胎和轮辋的结合工艺简单,降低了装胎强度,方便轮胎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发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1轮辋、1-1连接孔、2轮辐、2-1轴孔、2-2螺纹孔、2-3配重孔、2-4加强槽、3轮胎、3-1连接螺孔、4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和2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给出本发明的实施细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中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中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825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