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型汽车变速器油冷器管路闭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82108.4 | 申请日: | 2014-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5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 发明(设计)人: | 符东江;刘丽;李世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大同齿轮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6/08 | 分类号: | B60R16/08;B60Q9/00 |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张彩琴 |
| 地址: | 037305***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重型汽车 变速器 油冷器 管路 闭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重型汽车用闭锁装置,具体为一种重型汽车变速器油冷器管路闭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重型汽车变速器的发展,重型汽车变速器在实际设计中越来越多采用外置油冷器的的应用,而外置油冷器的采用是在提供良好的变速器工作温度的同时,也增加了变速器系统的复杂度,增加了故障发生频次,主要为因为油管自身质量以及安装技术等原因造成漏油现象的发生,而这种漏油现象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很难发现并及时修复,会在很短的时间内造成变速器的润滑油漏干,致使变速器因此报废,极大地危害到车辆的正常行驶和行车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变速器与冷油器之间的油管易发生漏油现象导致变速器报废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重型汽车变速器油冷器管路闭锁装置。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重型汽车变速器油冷器管路闭锁装置,包括闭锁基体,闭锁基体内开有闭锁槽,闭锁槽上侧开有与其相通且与油冷器连通的进油孔槽和回油孔槽,闭锁槽下侧开有与其相通且与变速器连通的回油孔槽I和与油泵连通的进油孔槽I,闭锁槽内设置有电磁阀芯,电磁阀芯上设置有与闭锁槽紧密配合的两凸起环,电磁阀芯内端开有从两凸起环之间侧壁穿出的油道,电磁阀芯的外侧设置有位于闭锁基体外侧的电磁阀线圈,电磁阀芯内端设置有与闭锁基体连接的复位弹簧,回油孔槽I上设置有压力开关,压力开关的输出端设置有与其线圈连接的继电器,继电器的触点与电磁阀线圈连接,且继电器的触点连接有位于驾驶室内的蜂鸣器。
当油冷器管路发生泄漏时,油冷器油路会有压力降低,压力开关接收后通过继电器放大电流后驱动电磁阀线圈吸合且蜂鸣器报警,电磁阀线圈驱动电磁阀芯滑动至凸起环将进油孔槽和回油孔槽封堵,油泵出来的油经进油孔槽I、油道回油孔槽I回到变速器中,构成回路,车辆仍能够正常运行至驾驶员前往最近的维修站维修,维修后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凸起环解除对进油孔槽和回油孔槽的封堵,克服了现有变速器与冷油器之间的油管易发生漏油现象导致变速器报废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可靠,实现了漏油报警并及时闭锁油路的功能,车辆的可靠性得以大幅提高,减少了因漏油造成的停驶损失,杜绝了安全隐患,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且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闭锁基体,2-闭锁槽,3-油冷器,4-进油孔槽,5-回油孔槽,6-变速器,7-回油孔槽I,8-油泵,9-进油孔槽I,10-电磁阀芯,11-凸起环,12-油道,13-电磁阀线圈,14-复位弹簧,15-压力开关,16-继电器,17-蜂鸣器。
具体实施方式
重型汽车变速器油冷器管路闭锁装置,包括闭锁基体1,闭锁基体1内开有闭锁槽2,闭锁槽2上侧开有与其相通且与油冷器3连通的进油孔槽4和回油孔槽5,闭锁槽2下侧开有与其相通且与变速器6连通的回油孔槽I7和与油泵8连通的进油孔槽I9,闭锁槽2内设置有电磁阀芯10,电磁阀芯10上设置有与闭锁槽2紧密配合的两凸起环11,电磁阀芯10内端开有从两凸起环11之间侧壁穿出的油道12,电磁阀芯10的外侧设置有位于闭锁基体1外侧的电磁阀线圈13,电磁阀芯10内端设置有与闭锁基体1连接的复位弹簧14,回油孔槽I7上设置有压力开关15,压力开关15的输出端设置有与其线圈连接的继电器16,继电器16的触点与电磁阀线圈13连接,且继电器16的触点连接有位于驾驶室内的蜂鸣器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大同齿轮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大同齿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821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