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虾蛄多肽在抗乳腺癌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81687.0 | 申请日: | 2014-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946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闻正顺;马剑茵;李云涛;卜天;王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38/01 | 分类号: | A61K38/01;C12P21/06;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肽 乳腺癌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虾蛄多肽在抗乳腺癌中的应用,尤其涉及虾蛄多肽在抑制乳腺癌SKBR‑3细胞增殖药物中的应用。以虾蛄为原料,利用胰蛋白酶酶解虾蛄肉获得虾蛄多肽,控制酶解工艺条件,使得酶解提取的虾蛄多肽获得较好地抑制乳腺癌SKBR‑3增殖活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虾蛄多肽的提取方法温和,工艺简单,提取的虾蛄多肽对体外培养乳腺癌SKBR‑3细胞的增殖抑制效果显著,5~25mg/ml浓度下,对SKBR‑3细胞的增殖抑制率达到37.6%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虾蛄酶解物的应用,尤其涉及虾蛄多肽在抗乳腺癌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隶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软甲亚纲、口足目、虾蛄科、口虾蛄属,又名东方虾蛄、皮皮虾、富贵虾、濑尿虾等,广泛分布在中国、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的沿海地区。我国南北沿海均有大量生产,产量很大,虾蛄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价格低廉,备受消费者喜爱。目前对虾蛄的研究主要包括:虾蛄乙醇提取物能抑制CNE-2Z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降低CNE-2Z细胞体外侵袭能力,口虾蛄神经系统一氧化氮合酶的NADPH2d组织化学定位研究等,虾壳的利用大多数是粉碎作为饲料,提取甲壳素[61],提取营养性物质等。据报道,虾蛄壳中的粗蛋白含量达到36%,但现在对虾蛄蛋白水解成多肽的研究尚少。
恶性肿瘤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目前已有的化疗药物虽对大多数肿瘤有一定的疗效,但选择性差、毒副反应大、耐药性等问题依然非常明显。因此,寻找高效、低毒、特异强的抗肿瘤药物仍势在必行。多肽因其分子量小、无免疫原性、活性高、副作用小,尤其是对多药抗性的肿瘤细胞系也有很好的抑制活性。目前已在多种海洋生物中提取了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生物多肽,如邓伟等发现藻蓝蛋白酶解多肽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的体外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杨永芳等酶解紫贻贝所得的紫贻贝多肽对乳腺癌PC-3细胞和DU-145细胞有特异性的增殖抑制作用,并且对DU-145细胞的抑制作用强于对PC-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姚如永等研究泥蚶多肽在0.25-1.0g·L-1范围内,多肽能明显的抑制肺癌细胞A549和Ketr-3细胞的增殖,同时还能抑制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并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体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乳腺癌中99%发生在女性,男性仅占1%,乳腺癌已成为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见肿瘤。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研究虾蛄多肽对乳腺癌SKBR-3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对抗乳腺癌药物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虾蛄多肽在抗乳腺癌中的应用,尤其涉及虾蛄多肽在抑制乳腺癌SKBR-3细胞增殖中的应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虾蛄多肽在抑制乳腺癌SKBR-3细胞增殖药物中的应用,其中药物的具体实现形态可为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或丸剂等。
上述虾蛄多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新鲜虾蛄洗净去壳,取虾蛄肉,加入质量比为1:3~4的蒸馏水匀浆,将溶液的pH值调节为5~9,加入0.04~0.20%溶液质量的胰蛋白酶,40~60℃保温水解5~9h,水解完成后95~100℃、10~15min进行灭酶,将水解液7500~8000r/min离心20~25min,取上清液,旋转蒸发,冷冻干燥得虾蛄多肽。
作为优选,虾蛄多肽通过以下步骤制得,新鲜虾蛄洗净去壳,取虾蛄肉加入质量比为1:3的蒸馏水匀浆,将溶液的pH值调节为9,加入0.20%溶液质量的胰蛋白酶,55℃保温水解5h,水解完成后100℃、15min进行灭酶,将水解液7500~8000r/min离心20~25min,取上清液,旋转蒸发,冷冻干燥得虾蛄多肽。
所述虾蛄多肽在5~25mg/ml浓度下,可显著抑制SKBR-3细胞增殖,并且对SKBR-3细胞的增殖抑制率达到37.6%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816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胸外科术后助行装置
- 下一篇:一种肾内科双腔穿刺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