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二次雷达的近距离目标更新周期的计算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81583.X | 申请日: | 2014-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0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继明;何康;陆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恩瑞特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S13/74 | 分类号: | G01S13/7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高娇阳 |
| 地址: | 2111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二次 雷达 近距离 目标 更新 周期 计算方法 | ||
1.一种基于二次雷达的近距离目标更新周期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划分远距离区域、近距离区域“一般近距离区域与极近距离区域”:
当目标靠近二次雷达站时,根据目标的仰角与斜距划分其所处区域,具体区域为:远距离区域、近距离区域,其中近距离区域又细分为一般近距离区域与极近距离区域;为此分别设置各个区域的参数阀值,斜距阀值分别为ρFar、ρNormalNear、ρTooNear,其中ρFar>ρNormalNear>ρTooNear,仰角阀值分别为EFar、ENormalNear、ETooNear,其中EFar<ENormalNear<ETooNear,具体的阀值取值根据雷达站实际环境进行现场设置;当目标的仰角和斜距同时位于相同的阀值内,则目标处于此阀值对应区域;当目标的仰角和斜距位于不同的阀值内,则目标处于较大的阀值对应区域。
步骤2:当目标接近二次雷达站,处于一般近距离区域时,根据目标极坐标下的运动情况实时计算它的更新周期;
步骤3:当目标继续靠近二次雷达站,处于极近距离区域时,目标处理由极坐标系转换为直角坐标系;然后基于直角坐标,对目标进行航迹更新与航迹平滑;
步骤4:根据步骤3生成的航迹信息,计算目标实时的更新周期,然后将更新周期进行保存,处理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二次雷达的近距离目标更新周期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更新周期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τ′是目标实际更新周期,是目标的方位速率;
更进一步地,当目标更新周期τ′小于0.5倍扫描周期时,则航迹更新被禁止,目标点迹报告被丢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恩瑞特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恩瑞特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8158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潜水泵防污的电解装置
- 下一篇:一种风冷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