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复方制剂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281061.X | 申请日: | 2014-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8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 发明(设计)人: | 董竞成;厉蓓;曹玉雪;吴金峰;刘宝君;张红英;杜懿杰;吕玉宝;罗清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K36/804 | 分类号: | A61K36/804;A61P11/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吴桂琴 | 
| 地址: | 20003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支气管哮喘 中药 复方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中药领域,涉及治疗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中药复方制剂,具体涉及一种由淫羊藿、黄芪、生地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在改善哮喘肺功能、纠正机体致炎/抑炎平衡调控机制、改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us-Pituitary-Adrenal,HPA)轴功能、提高机体内在抗炎能力的用途。
背景技术
据报道,哮喘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等现代文明的发展,哮喘的患病率在逐年增加,预计到2025年可达4亿。我国约有2000万哮喘病人,平均患病率在0.5%-1.0%,而在有些地区,儿童中哮喘患病率已高达4.52%。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由于哮喘丧失的伤残调整生命年数目估计达到1500万。统计显示,世界范围内哮喘的死亡率也在逐年增高,每年死于哮喘的患者约有25万,一项调查表明美国哮喘病死率已达到5.3%。由于哮喘患病率、死亡率的增加及沉重的社会和家庭负担,该疾患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密切关注,加强哮喘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依然是世界共同关心的问题。
在最新《哮喘防治的全球创议》(GlobalInitiativeforAsthma,GINA)中将哮喘定义为: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以T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granulocyte,EOS)和中性粒细胞为主的多种炎症细胞在气道的浸润和聚集。哮喘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哮喘患者持续性气道炎症、可逆性气道阻塞、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重塑。目前认为气道慢性炎症是哮喘反复发作的关键病理环节之一,气道炎症广泛存在于临床各种分型的哮喘患者中,免疫机制在哮喘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哮喘机体存在致炎/抑炎平衡调控机制,其中Th1、Treg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细胞介质对哮喘起到保护性作用,而Th2、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细胞介质参与哮喘发病,因此,目前认为哮喘机体同时存在Th1/Th2、Treg/Th17失衡,处于致炎/抑炎平衡调控机制失衡状态。
除此之外,近年来研究发现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NeuroendocrineImmuneNetwork,NIE)是机体重要的炎症调节系统,在哮喘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HPA轴不仅是机体应激反应时的主要整合中枢,也是NEI调节炎症反应的主要途径,控制着内源性糖皮质激素的释放,对变应性炎症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HPA轴功能紊乱与哮喘发病关系密切。
目前哮喘仍是一种不能“治愈”的疾病,临床实践中,治疗目标仅是控制哮喘。GINA推荐使用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来达到控制哮喘的目的,尤其是吸入制剂的应用,大幅度改善了哮喘控制水平,减少住院率及致死率,但仍有50%的哮喘患者控制不佳。中医药在防治哮喘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尤其是从整体上改善患者的体质、缓解症状、预防急性发作、与现代医药合用增强疗效、减轻现代医药的副作用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上个世纪60年代,沈自尹院士根据中医治喘理论结合肾本质的研究结果,研制了国药补肾防喘片,在防治哮喘方面有一定的疗效。
本申请的发明人拟通过组方配伍探索,提供一种由淫羊藿、黄芪、生地组成的补肾益气方的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复方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复方制剂。
本发明基于补肾益气方的基础,运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随机对照试验验证补肾益气方治疗哮喘的疗效与安全性,并与国药补肾防喘片进行对比,进一步从致炎/抑炎平衡调控机制、HPA轴功能指标出发,探讨其疗效的内在机理;提供了一种由淫羊藿、黄芪、生地组成的基于补肾益气方的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复方制剂。
具体的,本发明的一种治疗哮喘的中药复方制剂以补肾益气方为基础,采用原料药淫羊藿、黄芪、生地三味中药制成颗粒剂。
本发明中,优选的原料药的质量比为:淫羊藿20g、黄芪30g、生地15g。
本发明所涉及的原料药淫羊藿、黄芪、生地质量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颁布相应药材项下各有关规定。
所述淫羊藿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EpimediumbrevicornuMaxim的茎叶,产地甘肃;
所述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的干燥根,产地甘肃;
所述生地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glutinosaLibosch的干燥块根,产地河南。
本发明的复方制剂通过下述方法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810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癌症的生地黄汤剂
- 下一篇: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泪腺炎的中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