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采棉环保栽培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80704.9 | 申请日: | 2014-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915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 发明(设计)人: | 桑志勤;张占琴;杨相昆;陈兵;陈树宾;王友德;段震宇;王婷;郭斌;王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农垦科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G22/50 | 分类号: | A01G22/50;A01B43/00;A01B79/02 |
| 代理公司: | 石河子恒智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65102 | 代理人: | 李伯勤 |
| 地址: | 832000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采棉 环保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一种棉花栽培方法,属于农业栽培领域。
背景技术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棉花产业的发展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的情况下,我国长江、黄河流域棉花种植面积不断减少,新疆及兵团棉花生产在全国的地位日益凸显。新疆是我国优质棉基地,也是我国最大的植棉生态区,棉花种植业已经成为新疆重要的经济支柱和植棉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新疆地广人稀,植棉劳动力特别紧张,每年拾花季节需从内地引进大量的劳动力,采摘成本不断提高,要进一步的扩大棉花生产规模、增加农民收入,其制约的瓶颈就是棉花采摘劳动力的严重不足和日益高昂的采摘费用。
新疆棉花种植长年使用地膜,农田地膜残留长期积累,使土壤污染日渐加剧。全疆棉花废旧地膜平均残留量5.73公斤/亩以上,残膜对土壤特性产生了一系列不利影响,直接造成农机耕作质量下降,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了一定的危害,而目前对于残膜的治理并没有一个切实有效的方法。
该发明,把棉花种植系统从可控全生物降解地膜的采用、机采76厘米S型等行距播种模式、头水前揭膜、揭膜后中耕等机械化一次完成,完全按照现有采棉机收获方式进行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一套完整高产栽培模式,是引领新疆棉花生产的一项重大发明。大力发展机采棉环保栽培技术是提高棉花生产经济效益、改善新疆农田生态环境、致富职工群众、推进新疆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采棉环保栽培方法,以解决现有机采棉种植中配套栽培技术缺乏、残膜治理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棉花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2.05m可控全生物降解高效回收地膜,一膜3带,滴灌带在外中行内测。
棉花种植模式采用76厘米S型等行距配置,株距8-12cm,S型行距4-8 cm,精量点播。
棉田头水前1-3天采用残膜回收机械回收棉花行间的普通地膜,头水后3-5天进行1次棉花行间中耕作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传统的机采棉采用1膜3行种植模式,由于春季低温、风灾等恶劣气候的影响,出苗率低、保苗率差,采用76厘米S型等行距模式,下种量比常规1膜3行模式增加了四分之一,即使遇到恶劣天气仍可保证较好的出苗率;76厘米S型等行距模式下个体光热资源利用率高,棉花产量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传统的残膜回收方式采用棉花收获后立杆捞膜或者播种前扒膜,残膜回收率只有不到50%,采用全生物降解高效回收地膜和头水前揭膜的栽培方式相结合,田间残膜的降解和回收率达到了85%以上,极大的降低了棉田残膜污染。
传统的中耕方式只是在地膜之间进行中耕,揭膜之后行采用中耕机进行棉花行间彻底耕作,头水后中耕对改善棉花生育后期的土壤条件,起到防除杂草、疏松土壤、通气、调节土壤水分,促进棉苗根系生长发育,增加棉苗抗病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 可控全生物降解高效回收地膜。
图2传统机采棉1膜3行模式。
图3 76厘米S型等行距播种模式。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案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为实施机采棉环保栽培,采用以下步骤:选地:选择土壤肥力中等偏上,地势平坦,土壤有机质含量达0.8%以上,土壤含盐量小于0.3%。
全层施肥:全层施肥自然总量25-38公斤/亩,其中三料磷肥15-20公斤/亩,硫酸钾5-8公斤/亩,尿素5-10公斤/亩。
土壤封闭化学除草:播前用化学除草剂进行土壤处理,喷施除草剂后,粑地混土,粑地深度为4.5-5厘米。
播前整地:无论倒茬地或连作地,整地质量要求达到墒、平、松、碎、净、齐的“六字”标准。
适期早播:当膜下5厘米地温连续3天稳定通过12℃时即可播种,4月10日-4月25日为最佳播种期。播后1天内接好滴灌支毛管,2天内滴上出苗水。
播种方式:采用2.05m可控全生物降解高效回收地膜,一管一行,一膜3带,滴灌带在外中行内测,76厘米S型等行距配置,精量点播。
头水前揭膜:在6月中旬滴灌第一次水之前1-3天,采用残膜回收机械回收棉行之间的普通地膜。
播后管理:播后遇雨及时破除板结,及时放苗封孔,棉苗出土50%,及时查苗、放苗、封孔。
播后及时进行一次中耕,增墒、提墒,消灭杂草,促苗早发。间隔10天进行二次中耕,耕深12-14厘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农垦科学院,未经新疆农垦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807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麦秀夜蛾的防治方法
- 下一篇:青椒大棚栽培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