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烟气湍流湿法脱硫及脱硫废水处理工艺技术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280397.4 | 申请日: | 2014-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8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 发明(设计)人: | 刘启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冶隆生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C02F9/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1102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科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烟气 湍流 湿法 脱硫 废水处理 工艺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烟气湍流湿法脱硫及脱硫废水处理工艺技术,涉及环保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诸如碳酸钡一类的一些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排放烟气/或尾气,在所排放的烟气/或尾气中,均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不仅对人体的健康伤害很大、同时又对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作用,所以,国家历来对此始终都进行严格管理,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对二氧化硫的排放又提出了更严格、更新的要求——即出台了新的排放标准。在这种更严格的新排放标准要求情况下,以往传统的烟气/或尾气的除硫设备,由于其结构简单且针对性欠佳,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新排放标准的要求。归纳起来,已有公知技术及现状是:①、只是以水对烟气/或尾气进行简单的喷淋;②、以水加脱硫剂溶液对烟气/或尾气进行喷淋。对于已有公知技术及现状存在的不足、缺陷与弊端,急需研发针对脱除烟气/或尾气中二氧化硫的专用设备。基于发明人的专业知识与工作经验及对事业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在认真而充分的调查、了解、分析、总结、研究已有公知技术和现状基础上,采取“设置多级涡轮增压湍流器”关键技术,使烟气/或尾 气在涡轮湍流且增压状态下与脱硫剂溶液实现有机融合性混合且充分进行化学反应,从而解决了已有公知技术及现状——在烟气/或尾气与水喷淋/或水加脱硫剂溶液喷淋时——二者的相互混合性差、无法得到充分的化学反应——造成脱硫效果差的问题,从而研制成功了“烟气多级涡轮增压湍流湿法脱硫装置”,有效解决了已有公知技术和现状的不足、缺陷与弊端。在对烟气/或尾气脱硫效果极佳的“烟气多级涡轮增压湍流湿法脱硫装置”研制成功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在所述装置有效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SO2)过程中,无论是脱硫剂溶液池中的脱硫剂溶液、还是二级脱硫剂溶液池中的脱硫剂溶液,都经过了多次循环,脱硫剂溶液经多次循环后会积累大量的氯离子(Cl-)、重金属离子,氯离子将对脱硫装置产生严重的腐蚀,为此要对经过多次循环后的脱硫剂溶液进行部分排放,但是,对于含有大量的氯离子(Cl-)、重金属离子的废水来说,也不符合排放标准,所以要对选定部分排放的这些脱硫剂溶液废水进行处理,从而便又研究出了对脱硫剂溶液废水处理的工艺技术,由脱硫装置与废水处理工艺技术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技术体系,解决了本行业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采用“设置多级涡轮增压湍流器”关键技术,研制成功了“烟气多级涡轮增压湍流湿法脱硫装置”与“烟气湍流湿法脱硫的脱硫废水处理工艺技术”,其装置为本体中间靠下位置设有烟气进口、本体上端位置设有烟气出口,烟气进口向下的本体 与排污管、补充脱硫剂进口、水管、脱硫剂出口均固定,烟气进口与烟气出口之间的本体以自下而上布置方式依次与脱硫剂进口、一级涡轮增压湍流器、一级脱硫剂进口、受槽、二级涡轮增压湍流器、二级脱硫剂进口、第一根进水管、除雾器、另一根进水管均固定,受槽底部的出液管穿出本体且与本体固定,脱硫剂进口与喷嘴、一级脱硫剂进口与一级喷嘴、二级脱硫剂进口与二级喷嘴、进水管与水喷嘴均固定;废水处理工艺为废水收集、过滤、石灰乳中和、沉淀、澄清、盐酸中和后排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冶隆生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冶隆生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803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