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水相萃取苁蓉苯乙醇苷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79513.0 | 申请日: | 2014-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891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赵兵;董贝涛;赵庆生;袁晓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6/64 | 分类号: | A61K36/64;A61K8/9789;A61P39/06;A61P31/12;A61P31/04;A61P35/00;A61P9/00;A61P17/16;A61P17/14;A61P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杨晞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水相 萃取 苁蓉 乙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水相萃取苁蓉苯乙醇苷工艺。
背景技术
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Y.C.Ma又名荒漠肉苁蓉、苁蓉或大芸,甜大芸,寸芸,梭梭大芸等,为列当科(Orobanchaceae)肉苁蓉属(Cistanche Hoffmg.et Link)多年生寄生植物。肉苁蓉属植物共约有20种,分布于欧亚大陆温暖的干燥或半干旱地区,历史考证在我国境内发现8个种和1个变种,经屠鹏飞等人考证调查后,确定我国目前肉苁蓉属植物分为4个种包括管花肉苁蓉(Cistanche tubulosa(Schrenk)Wight)、荒漠肉苁蓉(C.deserticola,Y.C.Ma)、盐生肉苁蓉(C.salsa(C.A.Mey.)G.Beck)、沙苁蓉(C.sinensis G.Beck)和1个变种,其来源于白花盐苁蓉(C.salsa var.albifora P.F.YU et Z.C.Lou),主要分布于我国内蒙古、甘肃、新疆等地。
肉苁蓉史载于《神农本草经》,以其肉质茎入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被誉为“沙漠人参”。在中国和日本,肉苁蓉肉质茎作为一种补益药已经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目前现代医学已发现荒漠肉苁蓉具有广阔的药用功能。已发现的相关药理生理活性有:激素调节作用、提高性功能作用、通便作用、肝保护作用、神经保护作用、心肌缺血保护、免疫调节作用、促进骨形成、增强体力、视力保护,抗氧化作用、抗自由基、抗凋亡、抗衰老作用、抗疲劳、抗炎、抗肿瘤,抗老年痴呆症,提高记忆力等功效。因此以肉苁蓉为基础的药物开发具有很高的价值。肉苁蓉主要化学成分有:苯乙醇苷类、苯甲醇苷类、环烯醚萜类、单萜类、木脂素和苯丙醇类、生物碱类、氨基酸、糖类、甾醇和挥发油类成分。其中苯乙醇苷类被认为是肉苁蓉中主要的活性成分。苯乙醇苷类成分(Phenylethanoid Glycosides,PhGs)通常是以葡萄糖为母核的含有酯键及氧苷键的天然糖苷,广泛存在于双子叶植物中。由于PhGs的紫外吸收能力很强,故其适用于高相液相法以及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分析,并且由于多数化合物糖上都连有咖啡酰基或阿魏酰基,国内外学者又称其为苯丙素类化合物。目前荒漠肉苁蓉共分离得到22个苯乙醇苷类成分,包括一个单糖苷,十四个双糖苷和七个三糖苷。苯乙醇苷成分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病毒、抗菌、抗肿瘤、强心、DNA损伤修复、抗辐射等功能。该成分中多种物质也具有其他用途,如作为应激性机能障碍改善剂,用于化妆品以防止各种类型的脱发,治疗慢性便秘,消除子宫肌瘤等疾病。
双水相萃取技术是于六十年代首先由瑞典的P.A.Albertsson等提出的,近三十年得到广泛重视,已涉及酶、核酸、生长激素、病毒等各种活性有效成分的分离及提纯。其具有活性损失小、分离步骤少、操作条件温和且不存有机溶剂残留的问题等优点,因而在天然产物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混合两种水溶性不同的化合物的水溶液时,当化合物浓度达到一定值,体系会自然地分成互不相溶的两相。这一现象早在1896年就由Beijerinck观察到:当明胶与琼脂或明胶与可溶性淀粉的水溶液混合时,得到一个浑浊不透明的溶液,它随之分成两个液相,这就是双水相体系。双水相体系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化合物之间的不相溶性,造成相互无法渗透,不能形成均一相,从而具有分离倾向,在一定条件下即可分为二相。一般认为只要两化合物水溶液的憎水程度有所差异,混合时就可发生相分离,且憎水程度相差越大,相分离倾向也就越大。
尽管采用双水相萃取技术从天然产物中提取有效成分的文献报道不是很多,但已有的实例已充分表明了其良好的应用前景。东北林业大学符韵林,张东阳等(2013年)建立了一种双水相系统从鸽子豆根中分离富集染料木黄酮和芹黄素的方法。防化研究所毕鹏禹等(2013年)建立了一种高效环境又好的从黄芩中分离富集黄芩苷的双水相浮选方法。双水相系统分离技术,所形成的两相大部分是水,两相界面张力很小,为有效成分的溶解和萃取提供了适宜的环境;相际间的质量传递快,所需操作时间较短。操作方便,条件温和。所用的聚合物如聚乙二醇等对活性有效成分有稳定作用。易于工程放大和连续操作,可以用于规模化生产制备,能够完成较大处理量的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95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