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内服药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78837.2 | 申请日: | 2014-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9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刘艳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伟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9 | 分类号: | A61K36/8969;A61P25/20;A61K35/56;A61K35/50;A61K35/3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刘庆兰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神经衰弱 内服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内服药及其制备方法。
(二)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精神因素是造成神经衰弱的主因。凡是能引起持续的紧张心情和长期的内心矛盾的一些因素,使神经活动过程强烈而持久的处于紧张状态,超过神经系统张力的耐受限度,即可发生神经衰弱。如过度疲劳而又得不到休息是兴奋过程过度紧张;对现在状况不满意则是抑制过程过度紧张;经常改变生活环境而又不适应,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在机体各项活动中起主导作用。而大脑皮质的神经细胞具有相当高的耐受性,一般情况下并不容易引起神经衰弱或衰竭。在紧张的脑力劳动之后,虽然产生了疲劳,但稍事休憩或睡眠后就可以恢复,但是,强烈紧张状态的神经活动,一旦超越耐受极限,就可能产生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患者常感脑力和体力不足,容易疲劳,工作效率低下,常有头疼等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无器质性病变存在。精神因素是诱发本病的主要原因。神经衰弱的治疗一般以心理疗法为主,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针灸治疗、体育疗法、劳动锻炼及适当的生活安排等。西药治疗往往效果不佳,且会对脑神经造成损伤,导致毒副作用。另外西药治疗神经衰弱易产生药物依赖性。
(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内服药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疗效好、疗程短。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内服药,其特殊之处在于:主要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药制成:
犀角1-3份,青黛 1-3份,蒲公英 5-15份,桂枝 3-9份,杜仲10-15份,枸杞子10-20份,玉竹6-12份,桑葚9-15份,茵陈篙15-25份,酸枣仁6-15份,麦冬10-20份,牡蛎15-20份,紫河车3.5-5份,夜交藤10-15份,柏子仁6-15份,山栀子10-20份,泽漆5-10份,天南星3-9份。
本发明的治疗神经衰弱的内服药,还包括落霜红5-10份,一支箭 10-15份,藏紫草 10-15份,唐古特青兰苗9-15份,北鹤虱2-9份,地骷髅2-8份,芙蓉花5-10份。
本发明的治疗神经衰弱的内服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原料药水煎煮,服用。
服用方法:每日一剂,早、晚各服一次,7天一个疗程。
下面为本发明中各药材的功能及作用:
犀角:性味归经:酸咸,寒。入心、肝经。功效主治:清热,凉血,定惊,解毒。治伤寒温疫热入血分,惊狂,烦躁,谵妄,斑疹 ,发黄,吐血,衄血,下血,痛疽肿毒。
青黛:性味:性寒味咸,归经:归肝经。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泻火定惊。主治:用于温毒发斑,血热吐衄,胸痛咳血,口疮,痄腮,喉痹,小儿惊痫。
蒲公英:性味功能:甘,微苦,寒。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归经:入脾、胃、肾三经。主治:上呼吸道感染,眼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高血糖,乳痈肿痛,胃炎,痢疾,肝炎,胆囊炎,急性阑尾炎,泌尿系感染,盆腔炎,痈疖疔疮,咽炎,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疠,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尿路感染。
桂枝:性味归经:辛;甘;性温。入膀胱、心、肺经。主治:散寒解表;温通经脉;通阳化气。主风寒表证;寒湿痹痛;四肢厥冷;经闭腹痛;症瘕结块;胸痹;心悸;小便不利。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蓄水,水肿,心悸,奔豚。功效: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
杜仲: 性味归经:甘微辛,温。入肝、肾经。肾经杜仲性温,味甘,具有补肝肾、壮腰膝、强筋骨、安胎的功效。杜仲对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杜仲能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
枸杞子:性味:枸杞子:甘,平。枸杞叶:苦、甘;性凉。功能:枸杞子:养肝,滋肾,润肺。
玉竹:性味归经:味甘,微寒,性平。归肺;胃经。功效主治:滋阴润肺;生津止渴。燥咳;劳嗽;热病阴液耗伤之咽干口渴;内热消渴;阴虚外感;头昏眩晕;筋脉挛痛。
桑葚:性味:甘;酸;性寒。归经:肝;肾经。功效:滋阴补血;生津润燥。主治:肝肾不足和血虚精亏的头晕目眩;腰酸耳鸣;须发早白;失眠多梦;津伤口渴;消渴;肠燥便秘。
茵陈篙:性味:苦辛,凉。归经:入肝、脾、膀胱经。毒性:无毒。清热利湿。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风痒疮疥。配栀子、大黄治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伟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济南伟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88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