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光太阳能连接导线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78657.4 | 申请日: | 2014-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37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向;刘艳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1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207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西南***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光 太阳能 连接 导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发电连接部件,具体涉及一种聚光太阳能连接导线,属太阳能发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聚光光伏发电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是聚光光伏光电转换接收器,其作用是将菲涅尔透镜汇聚到聚光光伏电池芯片上的太阳光能量转换为电能。一个聚光光伏组件由多个聚光光伏光电转换接收器串联和并联连接而成,多个聚光光伏光电转换接收器之间是由导电线连接起来的。目前导电线和聚光光伏光电转换接收器的连接方式只要有两种:一种是将导电线直接通过锡膏焊接到聚光光伏光电转换接收器的电路板上;第二种是在聚光光伏光电转换接收器的电路板上焊接一个连接器,然后将导电线直接插入连接器中。对于第一种连接方式,随着透镜倍数的逐渐增大(从目前的500倍逐渐向1000倍的增大),单个聚光光伏光电转换接收器产生的电流也呈倍数的增大,承载聚光光伏光电转换接收器的电路板的铜皮面积也将增大,这样就很难将导电线直接焊接到相应的电极所在的铜皮上,所以对于500倍以上的聚光光伏发电系统,就逐渐将连接方式转换为第二种连接方式;对于第二种连接方式,目前存在导电线插入到连接器中容易产生松动(由于目前的焊接方式都采用SMT焊接方式,以及陶瓷电路板不能施加过大压力),从而导致电路容易断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聚光太阳能连接导线,该连接器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聚光太阳能连接导线,其特征是,它包括绝缘层、芯线、插头和卡口,所述芯线被绝缘层仅仅是包裹住,所述芯线的线头和插头连接在一起,所述卡口设置在插头上。
所述绝缘层为阻燃和绝缘性能好的材料制成。
所述芯线为电阻极小的导电性能好的导电材料制成。
所述插头为电阻极小的不易形变的导电材料制成,所述插头上有两个“凹”形卡口。
所述芯线和插头通过焊接或者压接的方式连接。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该连接导线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加工简单,大大提高加工效率;2.该连接导线插入到连接器中后,连接器中的弹片会非常牢固地将导电线压在导线插孔中,不会出现松动虚连接现象,同时也避免了由于过紧导致连接器和电路板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聚光太阳能连接导线主视图。
图2为一种聚光太阳能连接导线左视图。
其中:1、插头,2、芯线,3、绝缘层,4、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聚光太阳能连接导线,如图1~2所示,包括绝缘层3、芯线2、插头1和卡口4,所述芯线2被绝缘层3仅仅是包裹住,所述芯线2的线头和插头1连接在一起,所述卡口4设置在插头1上,所述芯线2和插头1通过焊接或者压接的方式连接。
连接导线插入到连接器中后,连接器中的弹片会非常牢固地将导电线压在导线插孔中,不会出现松动虚连接现象,同时也避免了由于过紧导致连接器和电路板的损坏。
插头上的两个卡口能保证连接导线更好地和插头接触,插头外端为一个圆锥形结构,能保证连接导线更容易插入到导线插孔内。
本发明专利中,作为变行实施例,绝缘层、芯线和插头形状可以为方形或圆形,芯线可以为单股或多股导线,芯线和插头也可以为一体的,卡口的个数可以为两个以上。故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限定的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聚合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聚合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86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激光器无遮挡镀膜的镀膜架装置
- 下一篇:变向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