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驱动自动进纸碎纸机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78293.X | 申请日: | 2014-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35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常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磊 |
主分类号: | B02C18/22 | 分类号: | B02C18/22;B02C18/24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自动 进纸 碎纸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破碎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需人工进行进纸操作,就能实现自动进纸,并且依靠单驱动元件驱动的高效碎纸机。
背景技术
在日常办公生活所用的电器中,碎纸机是必不可少的办公用品。但是使用时需要使用者处于碎纸机旁,一旦发生堵塞便于清理堵塞纸张,并且现有碎纸机上的进纸口较小,需要使用者多次、少量的进纸,浪费时间。
并且一旦碎纸机内部的某个驱动元件发生故障,而为及时发现,仍在进行进纸的话,很容易将碎纸机进行堵塞。而且市场上95%的碎纸机只能连续进行碎纸工作5分钟后,必须休息20分钟左右才可以继续工作。若是碎纸机内零件的质量较低劣,则需要更长的休息时间;大大降低了碎纸效率。
因此,研制出一种无需人工进行进纸操作,并且仅靠单驱动元件进行自动进纸碎纸的高效碎纸机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需解决的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需人工进行进纸操作,就能实现自动进纸,并且依靠单驱动元件驱动的高效碎纸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单驱动自动进纸碎纸机,包括废纸叠放箱、取纸器、进纸轮、碎纸筒、碎纸收集箱以及电机;进纸轮与碎纸筒水平安放;废纸叠放箱包括废纸叠放板、压力板、压力传感器以及弹簧;压力传感器安装于废纸叠放箱的底部,其上安装有压力板;废纸叠放板通过弹簧与压力板相连接;取纸器包括取纸滚轮、固定杆以及取纸滚轮支撑杆;取纸滚轮支撑杆与取纸滚轮轴向转动连接,并且固定杆与取纸滚轮支撑杆转动连接;进纸轮包括上进纸轮与下进纸轮;碎纸筒包括上碎纸筒与下碎纸筒;取纸滚轮、下进纸轮以及下碎纸筒的轴向都安装有传动轮,并通过链条进行连接;电机与压力传感器以及下碎纸筒相连;上碎纸筒以及下碎纸筒通过碎纸筒传动齿轮相啮合;碎纸收集箱安装于碎纸筒的下方。
本发明为一种单驱动自动进纸碎纸机,由废纸叠放箱、取纸器、进纸轮、碎纸筒、碎纸收集箱以及电机组成;进纸轮与碎纸筒水平安放;保证了进纸与碎纸在同一水平面完成。
进行碎纸时,只需要将待处理的废纸放入废纸叠放箱中的废纸叠放板,由于弹簧的作用使得废纸叠放板不会下降太多,并且与通过弹簧与废纸叠放板相连接的压力板对其下部的压力传感器进行挤压,压力传感器产生信号,启动电机,带动下碎纸筒相连。
由于下碎纸筒与上碎纸筒通过碎纸筒传动齿轮相啮合,并且取纸滚轮、下进纸轮以及下碎纸筒的轴向都安装有传动轮,并通过链条进行连接;使得在下碎纸筒转动的同时,带动取纸滚轮、下进纸轮进行转动;通过取纸滚轮的转动对废纸叠放板上的废纸进行取纸;通过下进纸轮的转动实现废纸的进纸;通过下碎纸筒与上碎纸筒的转动实现对废纸的破碎。最后破碎完成的废纸落入碎纸收集箱中,完成自动进纸碎纸。
作为优选,废纸叠放箱的顶部设有弧状的进纸口。
本发明在废纸叠放箱的顶部设有弧状的进纸口,并且进纸口与上进纸轮与下进纸轮的之间的中心位置水平相对应。并且与上进纸轮与下进纸轮的之间的中心位置水平相对应;使得经过取纸滚轮转动所抽取的废纸能够通过弧状的进纸口到达上进纸轮与下进纸轮之间,实现进纸。
作为优选,取纸滚轮、上进纸轮以及下进纸轮的表面都包裹有橡胶圈。
本发明在取纸滚轮、上进纸轮以及下进纸轮的表面都包裹有橡胶圈,使得取纸滚轮、上进纸轮以及下进纸轮在转动时,能够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带动废纸向前传输;使得本发明在取纸、进纸时更为方便高效。
作为优选,取纸滚轮的内部填充有重物。
本发明还在取纸滚轮的内部填充有重物,使得取纸滚轮在正常状态下始终保持下垂,能够确保在碎纸收集箱中装有废纸时,对废纸进行压紧,方便取纸。
本发明与现有碎纸机相比,通过设置有结构简单并且有效的取纸器对废纸叠放箱中的废纸进行抽取,通过压力传感器对废纸叠放板上的废纸进行感应,从而启动电机带动各部件转动,完成自动进纸与碎纸。因此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在废纸较多的情况下,无需使用者进行多次、少量地进纸,只需将废纸放入废纸叠放板中即可完成自动进纸;(2)有效避免了由于纸张堵塞而影响碎纸效率;(3)使用单驱动元件进行驱动,更加稳定高效。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中碎纸筒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磊,未经常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82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