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喷雾式降温器的边壁保障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77893.4 | 申请日: | 2014-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9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邢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邢辉 |
主分类号: | B29C35/16 | 分类号: | B29C35/16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雾 降温 保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降温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喷雾式降温器的边壁保障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合成聚氨酯塑料产品的生产流程以及原料还是依旧采用以前的生产流程以及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或/及小分子多元醇、多元胺或水等扩链剂或交联剂这样的原料,这样在制成合成聚氨酯塑料产品时就必须通过喷雾式降温器来进行预处理工序下的降温处理,但是因为以前的喷雾式降温器的边壁均安装着条状结构的围杆,经常使得粉尘颗粒物粘于喷雾式降温器内部,由此导致了对合成聚氨酯塑料的侵蚀和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喷雾式降温器的边壁保障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框架的边壁和第二支撑框架的边壁上各自覆盖着长方体状的第一钢件和长方体状的第二钢件,所述的长方体状的第一钢件和长方体状的第二钢件各自同第一支撑框架的边壁的结合部和第二支撑框架的边壁的结合部均通过无缝焊接的方式来连接,另外所述的长方体状的第一钢件的表面和长方体状的第二钢件的表面分别开有第一贯通槽和第二贯通槽,所述的第一贯通槽和第二贯通槽内各自设置有第一排气扇和第二排气扇,这样的结构避免了现有的喷雾式降温器的边壁均安装着条状结构的围杆经常使得粉尘颗粒物粘于喷雾式降温器内部,由此导致了对合成聚氨酯塑料的侵蚀和破坏的缺陷。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喷雾式降温器的边壁保障装置的解决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喷雾式降温器的边壁保障装置,包括竖直向上的第一支撑框架1和第二支撑框架2,所述的第一支撑框架1和第二支撑框架2之间横跨连接有第一旋转轴3、第二旋转轴4、第三旋转轴5和第四旋转轴6,并且第一旋转轴3、第二旋转轴4、第三旋转轴5和第四旋转轴6是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依次排列的,所述的第一旋转轴3、第二旋转轴4、第三旋转轴5和第四旋转轴6的中心线相互平行,所述的第一旋转轴3、第二旋转轴4、第三旋转轴5和第四旋转轴6之间的间隔距离相等,所述的第一旋转轴3的两端、第二旋转轴4的两端、第三旋转轴5的两端和第四旋转轴6的两端各自分别同第一支撑框架1和第二支撑框架2相连接,所述的第一旋转轴3的两端、第二旋转轴4的两端、第三旋转轴5的两端和第四旋转轴6的两端各自分别同第一支撑框架1和第二支撑框架2相连接的方式为铆接,第一支撑框架1的边壁和第二支撑框架2的边壁上各自覆盖着长方体状的第一钢件7和长方体状的第二钢件8,所述的长方体状的第一钢件7和长方体状的第二钢件8各自同第一支撑框架1的边壁的结合部和第二支撑框架2的边壁的结合部均通过无缝焊接的方式来连接,另外所述的长方体状的第一钢件7的表面和长方体状的第二钢件8的表面分别开有第一贯通槽9和第二贯通槽10,所述的第一贯通槽9和第二贯通槽10内各自设置有第一排气扇11和第二排气扇12,所述的第一排气扇11的电源13和第二排气扇12的电源14分别设置在长方体状的第一钢件7的外表面和长方体状的第二钢件8的外表面,所述的第一贯通槽9的内侧和第二贯通槽10的内侧分别覆盖有第一筛网15和第二筛网16。
所述的第一旋转轴3、第二旋转轴4、第三旋转轴5和第四旋转轴6竖直方向的间隔范围均为20cm-30cm。
所述的长方体状的第一钢件7的表面和长方体状的第二钢件8的材料也能被铝合金材料所替代。
所述的第一贯通槽9和第二贯通槽10呈自内而外倾斜状。
应用本发明上述方案,在聚氨酯塑料产品经过第一旋转轴3、第二旋转轴4、第三旋转轴5和第四旋转轴6转动时,凭借长方体状的第一钢件7和长方体状的第二钢件8各自同第一支撑框架1的边壁的结合部和第二支撑框架2的边壁的结合部均通过无缝焊接的方式来连接的结构,这样就能避免粉尘颗粒物进入喷雾式降温器导致聚氨酯塑料产品受侵蚀或损害,另外因为加了第一贯通槽9、第二贯通槽10、第一排气扇11和第二排气扇12使得内部降温系统在工作时不至于过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邢辉,未经邢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78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