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态硅胶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77625.2 | 申请日: | 2014-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5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周永锋;张绍华;王长明;谢守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华清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赵烨福 |
地址: | 523878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态 硅胶 注塑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态硅胶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公开号为103516846A中国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在玻璃侧边上制作防水防撞击硅胶边的技术。图1所示为其所公开的具有硅胶边的玻璃的结构,其中1为玻璃,2为位于玻璃周边的硅胶边;图2所示为其所公开的注塑模具,其通过在成型腔3周边设置多个进胶口,并通过外加流道槽33以将胶水通往多个与成型腔连通的进胶口,以减小注胶压力;同时在进胶口之间设置排气口32以实现排气和避免溢胶,该模具还设有真空孔31。该现有技术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注胶的压力,但仍然存在以下缺陷:1)多个注胶口对减小和平衡注胶压力的效果仍然非常有限;2)由于设置了多个注胶口和排气口,注胶口与胶边之间会有诸多的冗余胶,胶边表面不平整,而且增加了注胶后处理工艺难度;3)使用该模具制作胶条需要非常精确的控制进胶量,否则产品可能存在缺陷,但由于胶条用胶量非常小,进胶量的控制本身已非常困难,而多个进胶口和排气口的设置,进一步增加了进胶量精确控制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更加优良的液态硅胶注塑模具,用于在基体的侧边注塑形成硅胶边结构。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通过下述手段予以解决:
一种液态硅胶注塑模具,用于在基体的侧边注塑形成胶边结构,包括前模板、固定于所述前模板内的前模仁、后模板、固定于所述后模板内的后模仁、以及进浇套;
所述后模仁上设有基体固定槽、与所述进浇套连通的进胶槽、以及溢胶区;
所述基体固定槽用于固定所述基体,并在所述基体固定并合模后于所述基体的侧边与所述基体固定槽的侧壁之间形成胶边成型腔;
所述进胶槽沿所述基体固定槽的侧壁设置,且合模后,所述基体固定槽的侧壁顶部与所述前模仁之间形成连通所述进胶槽与所述胶边成型腔的进胶通道;
所述溢胶区沿所述进胶槽远离所述胶边成型腔的一侧设置,并通过溢胶通道与所述进胶槽连通;
所述进胶通道的底部低于所述溢胶通道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进胶通道的深度范围为0.02-0.05mm。
所述溢胶通道为合模后所述进胶槽远离所述胶边成型腔的侧壁顶部与所述前模仁之间形成的溢胶缝隙。
所述溢胶缝隙的深度范围为0.01-0.03mm。
所述基体固定槽内设有基体定位机构,用于定位所述基体在所述基体固定槽内的位置。
所述胶边成型腔为环绕所述基体的环形腔,所述进浇槽为环绕所述胶边成型腔设置的环形槽,所述进胶通道为延伸至整个所述基体固定槽的侧壁的环形通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模具,在整个过程中,由于进浇通道沿侧壁设置,进浇通道由侧壁的顶部和前模仁形成的,胶水进入胶边成型腔是沿整个侧壁溢入,而不是单点或多点进浇,一方面,并不需要很高的注胶压力就能够实现注胶;另一方面,由于胶水的流动性,胶水在胶边成型腔内各个位置的液位是同步上升的,因此,气体会通过液位上部被排入进浇槽或溢胶区域内;再者,由于溢胶区域及溢胶通道的设置方式,采用本发明的注塑模具进行注塑也可降低对胶水注入量的控制精度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设有胶边的玻璃基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液态硅胶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液态硅胶注塑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后模板与后模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区域A的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液态硅胶注塑流道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3-6所示,本实施例的液态硅胶注塑模具是用于在基体的侧边形成胶边结构用的液态硅胶注塑模具,例如:在电子产品显示屏玻璃、背壳等基体的侧边形成胶边用于防水、防撞击、防尘。该注塑模具包括前模板100、固定于所述前模板内的前模仁200、后模板300、固定于所述后模板内的后模仁400、以及进浇套500。
后模仁400上设有基体固定槽410、进浇槽420和溢胶区430。
基体固定槽用410于固定基体001,基体001固定后,基体001的侧边与基体固定槽410的侧壁411之间有预定的间隔,合模后,基体001的侧边与基体固定槽410的侧壁411之间便形成胶边成型腔440,注塑的硅胶在该胶边成型腔440内成型并形成黏着在基体001侧边上的胶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华清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华清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76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吹膜机用通风插板
- 下一篇:一种PVC气管外管层注塑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