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铃薯杀秧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77285.3 | 申请日: | 2014-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2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蒋金琳;周申;龚丽农;吴洪珠;田艳清;岳群;战长龄;李字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农业大学;青岛洪珠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23/02 | 分类号: | A01D23/02;A01D33/06;A01D33/12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7227 | 代理人: | 傅培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铃薯 杀秧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杀秧机,尤其涉及一种清沟侧喷式马铃薯杀秧机。
背景技术
杀秧是薯类作物收获前重要的步骤。实践证明,杀秧不仅仅能减少过多的薯秧对收获机造成的阻力,更可以极大提高收获效率,节约成本。收货前的杀秧这一环节,使得收获机的阻力减小,行驶速度加快,故障率降低,收获机内部的薯秧分离器的阻力也会大大降低,薯秧分离质量显著提高。现有的马铃薯杀秧机存在以下两个问题:(1)将马铃薯茎秆切断或切碎后铺洒在地表,这样就导致后期的机械收获环节中作物茎秆缠绕机械零部件、马铃薯块茎与茎秆分离费工费时的问题;(2)现在的马铃薯种植农艺要求为起垄,而一般的杀秧机在该种地块中不能很好的工作。因此,设计一种集杀秧、收秧功能为一体并能够适应不同种植模式的马铃薯杀秧机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薯类种植区多为中小地块,特别是丘陵山地,地块较小,国外成熟大型杀秧机难以应用。而国内小型杀秧机品种较少,而且全部采用杀秧后抛洒于垄上的方式,因此秧杆仍然对收获机造成一定的阻力影响。此外,现在的马铃薯种植农艺要求为起垄,因此垄沟中的秧杆难以清理,导致垄沟残留秧杆过多不净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马铃薯杀秧机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清沟侧喷式马铃薯杀秧机。所述清沟侧喷式马铃薯杀秧机解决了垄沟残留倒伏秧秆以及杀秧后秧秆喷洒于垄上对收获机收获造成较大阻力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杀秧机,包括机架、行走装置、变速箱、传动装置和刀辊,行走装置设置在机架的下方,变速箱、传动装置和刀辊由前到后依次设置在机架上,变速箱通过传动装置和刀辊相连,机架的两侧设有侧板。行走装置包括前行走轮和后行走轮,前行走轮和后行走轮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前行走轮对称分布在机架的前端,两个后行走轮对称分布在机架的后端。前行走轮(2)上设有垄沟挑秧装置,垄沟挑秧装置包括固定格盘和设置在固定格盘上的挑秧弹齿,所述固定格盘通过驱动轴与前行走轮相连接,所述挑秧弹齿的长度为100-120mm,所述挑秧弹齿的直径为3-5mm,所述挑秧弹齿的材质为含碳量为0.6-0.9%的优质碳素结构钢,包括65Mn弹簧钢、70Mn弹簧钢和85Mn弹簧钢。所述挑秧弹齿的剪切弹性模量71000-77000MPa,拉伸弹性模量190000-210000MPa;抗拉强度:800~1000Mpa;屈服强度:500~700Mpa;伸长率:14~22.5%;断面收缩率:不大于10%;硬度:热轧,≤302HB;热轧+热处理,≤321HB。
垄沟挑秧装置的后方设置有刀辊I和刀辊II;刀辊I设置在靠近传动轴的一侧,所述刀辊II设置在靠近后行走轮的一侧。所述刀辊包括辊轴和双螺旋排列在辊轴上的刀片,所述刀片通过刀座成对安装在辊轴上;所述刀片尖端与挑秧弹齿末端之间的距离为0-5cm。刀片采用双螺旋线排列不仅使刀辊运转更加稳定,且产生的定向稳定气流对碎秧秆的排出也起到重要作用。所述刀片为弧形开刃刀片,包括垄上弧弯刀、垄坡弧弯刀和垄沟弧弯刀,垄上弧弯刀、垄坡弧弯刀和垄沟弧弯刀均匀交替排列在刀辊上。垄上弧弯刀为短刀,其长度为12-14cm,用于处理垄上的秧杆;垄沟弧弯刀的长度与垄沟的深度匹配,其长度为23-25cm,用于处理垄沟的秧杆;所述垄坡弧弯刀长度略长于垄沟弧弯刀,其长度为18-20cm,所述垄坡弧弯刀的刀尖倾斜,用于处理垄坡的秧杆。
传动装置包括传动轴、皮带轮I、皮带A、皮带轮II、皮带轮III、皮带B和皮带轮IV。传动轴通过皮带轮I、皮带A与皮带轮II相连,皮带轮II与刀辊I的辊轴相连。刀辊I的辊轴与皮带轮III相连,进而通过皮带B和皮带轮IV与刀辊II的辊轴相连。皮带A和皮带B均为V型带。两个刀辊在皮带轮带动下高速旋转,可以有效切断秧秆。两个刀辊的刀片相互配合,2次打击更加彻底的对秧秆进行砍切及粉碎,而且双刀辊能够产生更大的风压。
刀辊上方设有侧向喷输导流装置,侧向喷输导流装置包括侧向导流板和定向喷输板,所述侧向导流板为固定设置在机架上的一端开口的盖状结构,所述定向喷输板可转动的设置在侧向导流板的开口端,所述定向喷输板的形状与侧向导流板的开口端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农业大学;青岛洪珠农业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农业大学;青岛洪珠农业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72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