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辣素脱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76633.5 | 申请日: | 2014-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9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李登华;徐建东;凌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隆平高科红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B61/00 | 分类号: | C09B61/00;C09B67/54;C07C233/20;C07C23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陆菊华 |
地址: | 832000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辣素 脱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辣椒天然成分的提取分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辣椒提取所得的红辣素粗品进行脱胶的方法。
背景技术
红辣椒经萃取后得到的红辣素粗品,不仅含有辣椒红色素、辣素等目标物,还含有较多果胶、多糖、磷脂类等胶质物,现行采用萃取-离心分离出辣椒红色素和辣素有效成分,从而脱除红辣素粗品中的胶质物,由于红辣素粗品中的这些胶质物具有天然乳化作用,与目标物红色素和辣素形成均一稳定的乳化状态,胶质物与目标物有效分离效果不理想,成品中仍存留较多的胶质物,造成产品流动性差,存放时易析出黏稠颗粒物,同时离心机排出的胶质物连带较多红色素和辣素,造成红色素和辣素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红辣素脱胶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提高胶质物与目标物分离效果的红辣素脱胶方法。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红辣素脱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食盐水体积为红辣素体积的15-20%,在搅拌下,将食盐水加入到温度为50℃的红辣素中,混匀后再在50℃下静置,分层,其中,所述食盐水的浓度为1.5-2wt%。
进一步,加入盐水这一过程不亦过快,过快会导致红辣素局部盐水分布不均,亲水性胶质物和水分接触不充分,盐析效应不完全,影响胶质物脱除率,因此,盐水的加入速度控制在不高于0.025m3/min,优选为0.02-0.025m3/min,或者控制在40-45分钟内加完。
本发明脱胶方法操作简单,分离效果好,采用无害的食盐作为脱胶剂,保证产品的安全可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第一步,将按传统工艺提取得到红辣素粗品,由检验人员检验其色价、辣度和沉降物含量,并作好记录填入检验报告表中。红辣素粗品的单位色价( ):236;辣度1.3%(w/w);沉降物含量17%(w/w)。
第二步,通过夹层换热,使红辣素搅拌升温至50℃,备用。
第三步,在混合罐中,将浓度为1.5%的食盐水,缓慢(以加入1m3的食盐水为例,控制在40-45分钟内加完)加入红辣素中,边加边搅拌到,至盐水体积占红辣素20%,加完后搅拌30 分钟。
第四步,混合罐温度控制在50℃,静置8小时(通过光束穿透照射,判断分层位置,以决定是否延长静置时间),将下层胶质物放出(胶质物单位色价():19.8,辣度:0.055%(w/w)),分离完毕后将上层搅拌15 分钟取样检测。
第五步,按照要求对样品进行色价、辣度和沉降物进行检测,检验红辣素沉降物是否≤3%(w/w),以确保合格的红辣素产品。所得产品的单位色价():272;辣度1.51%(w/w);沉降物含量2.7%(w/w);辣椒红色素得率98.8%,辣素得率99.4%。
实施例2
第一步,将按传统工艺提取得到红辣素粗品,由检验人员检验其色价、辣度和沉降物含量,并作好记录填入检验报告表中。红辣素粗品的单位色价():236;辣度1.3%(w/w);沉降物含量17%(w/w)。
第二步,通过夹层换热,使红辣素搅拌升温至50℃,备用。
第三步,在混合罐中,将浓度为2%的食盐水,缓慢加入红辣素中,边加边搅拌到,至盐水体积占红辣素15%,加完后搅拌30 分钟。
第四步,混合罐温度控制在50℃,静置8小时(通过光束穿透照射,判断分层位置,以决定是否延长静置时间),将下层胶质物(胶质物单位色价():16.1,辣度:0.044%(w/w))放出,分离完毕后将上层搅拌15 分钟取样检测。
第五步,按照要求对样品进行色价、辣度和沉降物进行检测,检验红辣素沉降物是否≤3%(w/w),以确保合格的红辣素产品。所得产品的单位色价():274;辣度1.52%(w/w);沉降物含量2.3%(w/w);辣椒红色素得率99%,辣素得率99.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隆平高科红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新疆隆平高科红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66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