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梳棉机后车肚吸风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276305.5 | 申请日: | 2014-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32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 发明(设计)人: | 崔德柱;张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德溯源仪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G15/82 | 分类号: | D01G15/8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梳棉机 后车肚吸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梳棉机后车肚吸风装置。
背景技术
梳棉机后车肚落杂区分为三个区域,即:第一落杂区、第二落杂区和第三落杂区。第一落杂区内,梳棉机刺辊带动的气流逐渐增加,厚度也随着增厚。 要求自给棉板下补入气流,补入气流对刺辊上的纤维起一定的托持作用,而增厚的附面层至梳棉机除尘刀处,因除尘刀与刺辊的隔距较小,大部分气流被除尘刀阻挡而沿刀背向下流动,部分杂质和短纤维随之下落。因此,第一落杂区能够排除较多的大杂,其杂含量占后车肚落杂的70%以下。接着,另一部分气流通过除尘刀后进入第二落杂区,附面层又开始增厚,除尘刀对附面层进行分割,部分气流沿刀背向下流动,杂质和短纤维也随之下落。
因此,第二除杂区主要消除小部分大杂和大部分较小杂质。另一部分进入刺辊与除尘刀隔距的气流通过分梳板导棉板后又开始增厚,并要求从导棉板下补入气流,同样对刺辊的纤维起一定的托持作用。增厚的附面层又被小漏底除尘刀切割,部分气流折入车肚,气流中的尘杂也随之落入车肚。因此,第三除杂区主要是利用气压排除短绒和尘屑。
现有技术中,梳棉机后车肚的吸棉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集中吸,即:后车肚所有落杂都落于后车肚机台下,然后由后车肚吸风斗支管集中将大量落杂一齐吸往机上总管后,排向滤尘室;第二种是分散吸,即:每一除杂区有一个吸点,共三个吸点,然后通过波纹管分别与机上总管连接后排往滤尘室。第一种吸落杂方式由于落杂总量大,需要较大的风量、负压才能将大量的三落杂区落杂完全吸走,需要很大的风机能耗,没有足够风量、负压,后车肚落杂不易清除,会增加挡车工做清洁的频次及劳动强度。第二种吸落杂方式虽然较前者合理,但没有根据三个落杂区落杂的成份及数量分配风量、负压的大小。这种方式下,风量、负压固定不变,未根据原料含杂及短绒情况合理调整风量、负压。大多数分散吸方式的梳棉机同一吸点两侧具有同时吸落杂的现象, 这样使得吸点所在风管中间负压为零,造成中间杂质不易排除,落杂被梳棉机刺辊带走混入棉网直接影响棉条的质量,即使不影响棉网质量也会增加盖板与锡林分梳除杂工作的负担。同一吸点两侧吸风存在浪费风量、负压的不利因素,造成较大的风机能源浪费。由上述梳棉机后车肚吸落杂不利影响因素的分析可知,现代梳棉机后车肚吸落棉主要存在五大缺陷:(1)集中吸需要较大的吸风量及负压,不利于节约能源;(2)集中吸后车肚落杂随风量、负压波动大,会增加挡车工劳动强度;(3)分散吸不能根据落杂实际情况合理分配落杂区风量、负压;(4)大多数分散吸吸点两侧同时吸取落杂,使吸管中间负压为零影响除杂效果且浪费能源;(5)分散吸大多数吸点都是封闭式不易拆卸清理。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确保后车肚吸风管路达到及时完成吸落杂并节省风量、负压而节能的梳棉机后车肚吸风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梳棉机后车肚吸风装置,包括吸风总管、三根通过波纹管与吸风总管相通的吸风管,所述吸风管上沿长度方向在上方开设有长孔,所述吸风管的另一端还设置有可调节补风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可调节补风装置包括补头和与其对应可弹性连接的端盖,所述补头和端盖上分别开设有四个圆孔。
进一步的,所述吸风管从下向上直径依次递减。
进一步的,所述吸风管从下向上直径依次是φ80mm、φ70mm、φ60mm。
进一步的,所述可调节补风装置上的圆孔直径从下向上依次是φ20mm、φ15mm、φ10mm。
进一步的,所述吸风管材质为厚度1.5mm的板材。
进一步的,所述补头为材质为尼龙。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所述的梳棉机后车肚吸风装置,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确保后车肚吸风管路达到及时完成吸落杂并节省风量、负压而节能。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A-A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B-B结构示意图。
1、吸风总管 2、吸风管 3、波纹管 4、可调节补风装置 5、长孔 6、第一落杂区 7、第二落杂区 8、第三落杂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德溯源仪器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科德溯源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63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防冻型干湿式空冷器
- 下一篇:一种洗碗机专用餐具洗涤剂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