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及使用该方法制成的电连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75806.1 | 申请日: | 2014-06-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8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43/20 | 分类号: | H01R43/20;H01R12/57;H01R11/0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制造 方法 使用 制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及使用该方法制成的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可保证端子焊接平面度的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及使用该方法制成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如美国专利US7485008所公开的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一第一本体18,一第二本体12固定于所述第一本体18,以及一壳体20套设于所述第一本体11与所述第二本体18的外围。所述第一本体18内设有多个第一端子30,所述第一端子30具有一第一固定部36固定于所述第一本体18内,所述第一固定部36的前端延伸一第一接触部32,所述第一固定部36的后端弯折延伸一第一焊接部34,所述第一焊接部34以表面贴装方式焊接。所述第二本体12内设有多个第二端子40,所述第二端子40具有一第二固定部46固定于所述第二本体12内,所述第二固定部46的前端延伸一第二接触部42,所述第二固定部46的后端弯折延伸一第二焊接部44,所述第二焊接部44以表面贴装方式焊接,其中所述第二焊接部44与所述第一焊接部34位于同一排,且所述第一焊接部34位于所述第二焊接部44的两侧。
制造过程中,先冲压所述第一端子30和所述第二端子40,所述第一端子30和所述第二端子40分别形成弯折的所述第一焊接部34与所述第二焊接部44,然后将所述第一端子30镶埋成型于所述第一本体18内,所述第二端子40镶埋成型于所述第二本体12内,再将所述第一本体18与所述第二本体12组装,使得所述第一焊接部34与所述第二焊接部44位于同一排,最后将所述壳体20套设于所述第一本体18与所述第二本体12的外围。
然而,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所述第一端子30与所述第二端子40的折弯程度不同,会导致所述第一焊接部34与所述第二焊接部44的高度不同,在所述第一端子30镶埋成型于所述第一本体18,所述第二端子40镶埋成型于所述第二本体12后,再将所述第一本体18与所述第二本体12进行组装,组装后的所述第一焊接部34与所述第二焊接部44有可能不在同一平面上,导致所述第一焊接部34与所述第二焊接部44的平面度不良,在所述电连接器焊接于一电路板上时,其中某一些所述第一端子或所述第二端子会因为高度不同未接触所述电路板,造成焊接不良,从而影响所述电连接器正常的电性传输。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更好的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及使用该方法制成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证端子焊接平面度的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及使用该方法制成的电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包括步骤一:分别冲压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具有一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二端子具有一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一焊接部与所述第二焊接部以表面贴装方式弯折;步骤二:将所述第一端子镶埋成型于一第一本体及一第二本体内,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分开设置,将所述第二端子镶埋成型于一第三本体和一第四本体内所述第三本体与所述第四本体分开设置;步骤三:将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三本体组装定位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第四本体组装定位,使所述第一焊接部与所述第二焊接部位于同一排;步骤四:将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同步折弯,使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的相对位置改变。
进一步,步骤一中冲压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时,所述第一端子及所述第二端子中部分别设有一预折部,所述预折部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端子及所述第二端子其它部位的厚度。
进一步,在步骤四完成后,先将一壳体的一筒状部罩设于所述第一本体及所述第三本体外,再将所述壳体后端设置的一遮盖部弯折使其遮盖于所述第二本体的后端。
进一步,将一屏蔽片点焊于所述壳体上,使所述屏蔽片与所述壳体共同形成完整的屏蔽。
进一步,步骤四前,所述第一端子呈平直状态,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共面,所述第二端子呈平直状态,所述第四本体与所述第三本体共面,步骤四将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同步折弯后,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垂直,所述第四本体与所述第三本体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未经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58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