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路数据高速转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74594.5 | 申请日: | 2014-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24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周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八三五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3/06 | 分类号: | G06F3/06;G06F13/42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2210 | 代理人: | 李济群 |
地址: | 300308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路数 高速 转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存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多路数据高速转存装置。
背景技术
机载电子系统由于受到飞行环境的限制,在任务进行过程中数据无法实时回传到地面,因此需要将大量飞行数据先记录在机载存储设备中,在完成任务后,再将记录的数据转存到地面设备,以便后期处理和回放。
由于存储设备方案都是根据机载系统的需求进行设计的,其对外接口存在较大差异,常见的有SATA接口、RapidIO接口以及FC光纤接口等。此外,受其影响的设备外型尺寸以及供电等方面也会不尽相同。目前常见技术方案是为每个存储设备都配备独立的转存装置与地面设备连接,如专利号为200810120987.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ATA端口接多路SATA端口存储设备系统及控制方法,该方法虽然可以完成处理要求,但只能连接转存SATA接口的存储设备,会造成空间占用的增加和管理复杂度的升高。因此考虑转存装置采用统一接口的方案,可以降低重量、减小面积以及节约成本。但这需要转存装置具有较强的扩展性和适应能力。另外,由于当前存储数据的容量已经达到TB量级,因此转存过程中的数据传输速率以及相应的转存时间也是需要特别考虑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路数据高速转存装置。该装置利用对应的转接适配器将外部存储设备先连接到统一的内部高速数据接口上,再由用户根据实际需要切换到对应的数据通路上,以便进行数据的转存处理,具有结构相对简单,转存效率高,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等特点。
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多路数据高速转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转接适配器、切换单元、转存主控单元、电源管理单元和用户控制单元;所述切换单元一端与转接适配器相连,另一端与转存主控单元相连;所述转接适配器至少为一个,分别与不同的外部存储设备相连,所述转存主控单元同时与用户控制单元和电源管理单元相连,转存主控单元通过控制电源管理单元将外部供电转换为各个转接适配器所需要的供电模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多路数据高速转存装置实现了现有不同存储设备的兼容性连接与处理,在保证数据高速传输的同时,也缩短了转存时间,具有较高的扩展性和灵活性,适合于大容量存储设备的高速实时数据转存,并具有结构相对简单,转存效率高,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多路数据高速转存装置一种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框图;
图2是本发明多路数据高速转存装置一种实施例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多路数据高速转存装置一种实施例SATA适配器1031的结构框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介绍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及解释,并不以此限定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设计的多路数据高速转存装置(简称转存装置,参见图1)包括转存主控单元101、转接适配器103、用户控制单元104、电源管理单元105和切换单元106;所述切换单元106一端与转接适配器相连,另一端与转存主控单元101相连;所述转接适配器103至少为一个,分别与不同的外部存储设备102相连,所述转存主控单元101同时与用户控制单元104和电源管理单元105相连,转存主控单元101通过控制电源管理单元105,将外部供电转换为各个转接适配器103所需要的供电模式。
本发明转存装置的进一步特征在于,该转存装置完成数据转存的具体步骤是(参考图2)是:
(1)转接装置启动后首先进行上电自检;
(2)判断各个外部存储设备102的连接状态;
(3)如果未检测到外部存储设备102连接则等待一段时间,进一步判断是否连接超时,超时则结束转存操作,如果没有超时则返回继续判断外部存储设备102连接状态;
(4)如果外部存储设备102已准备就绪,则开始接收转存控制指令;
(5)根据控制指令控制切换单元106连接到对应的转接适配器103通路,进而启动外部存储设备102进行数据转存,判断是否完成当前转存,如果否继续转存,直到当前转存操作结束;
(6)转存完成后,判断是否卸载外部存储设备102,如果否重复上述(4)、(5)步骤,如果是,卸载后,即可结束转存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八三五七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八三五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45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