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动力电缆输出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74410.5 | 申请日: | 2014-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300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季;张新;梁益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成都市新都供电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1/08 | 分类号: | B65H51/08;B65H51/32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0 | 代理人: | 梁田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电缆 输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电缆输送装置,特别是涉及到高动力电缆输出机。
背景技术
现有城市中,电线电缆在空中走太过于影响市容,如今,绝大多数电缆从地底穿过,地底敷设电缆时,一般都是通过电缆输送装置进行输送,一般都是滚轮夹住电缆,然后滚轮滚动后,进行输送电缆,但是现有的输送装置,都是采用两个滚轮夹住电缆,且一个主转滚轮,另一个是被转滚轮,在输送时,电缆传动速度非常慢,影响到了工作进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高动力电缆输出机,解决现有的电缆输送机输送速度慢的缺陷。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高动力电缆输出机,包括支撑装置和输送装置,所述的支撑装置包括两个支撑辊筒,支撑辊筒包括两个竖直设置的支腿,以及设置在两个支腿之间的辊筒,所述的输送装置位于两个支撑辊筒之间,其包括柜体,以及至少两个滚轮传动器,滚轮传动器都设置在柜体上端面,其包括动滚轮和静滚轮,动滚轮和静滚轮的轮轴都呈竖直状,所有的静滚轮沿直线排列,相应动滚轮和静滚轮的连线垂直于经过所有静滚轮的直线,所有动滚轮和静滚轮都分别通过一个电机带动旋转,所有动滚轮的电机都安装在一个推拉装置上,推拉装置位于柜体内部,其包括小车,所有连接动滚轮的电机都安装在小车上,小车的侧端面上连接有一个螺旋杆,螺旋杆的延伸方向即与经过所有静滚轮的直线垂直,螺旋杆一端与小车为可旋动连接,另一端螺纹贯穿柜体的侧壁,螺旋杆位于柜体外的一端上设置有旋动轮,所述的静滚轮的本体与其轮轴之间设置有环形压力传感器,环形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都连接到显示器上,显示器安装在柜体的侧壁上。本装置设置多组滚轮夹持电缆,而且一组滚轮中的动滚轮和静滚轮都分别用电机带动,使得本装置的动力很大,动滚轮采用推拉装置靠近或远离静滚轮,小车的车轮的移动方向即垂直于经过所有静滚轮的直线,旋动螺旋杆即可控制小车行走,因为螺旋杆与柜体侧壁是螺旋连接,所以旋动螺旋杆,螺旋杆会沿其延伸方向运动,从而对小车推动或拉动,旋动轮则是方便螺旋杆旋转,本装置还设置了环形压力传感器,通过显示器显示该压力传感器的数值,工作人员从而判断静滚轮和动滚轮夹持电缆的力道是否合适,因为力道过大容易导致电缆受损,力道过小,在传动过程中,使得电缆打滑,从而保证了电缆的安全传动。
进一步,上述的辊筒两端都设置一个套环,两个套环分别套在两个支腿上,使得辊筒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套环的周壁螺纹连接有一个紧固螺杆,紧固螺杆呈水平状,并穿过套环,当要移动辊筒时,向外旋出紧固螺杆,当要固定辊筒时,向内旋动紧固螺杆,使得紧固螺杆接触到支腿,从而固定住辊筒,辊筒可以升降,当电缆直径变化时,调节辊筒高度,使得电缆位于滚轮的中心上。
进一步,上述的紧固螺杆位于套环外侧的一端设置有一个旋转盘,旋转盘的周壁上设置有防滑纹,方便旋动紧固螺杆。
进一步,上述的动滚轮和静滚轮的圆周壁上布满有增加摩擦力的突起。因为动滚轮和静滚轮都分别单独由一电机带动旋动,所以对滚轮与电缆间的摩擦有很大的要求,滚轮的轮面一般是橡胶制成,再设置突起,保证了摩擦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设置多组滚轮,每个滚轮单独由一个电机带动,保证了动力输出,设置传感器测试静滚轮和动滚轮对电缆的夹持力,夹持力的适中,保证电缆的安全传送。
附图说明
图1 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实施例中支腿与辊筒之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 为实施例中推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 为实施例中螺旋杆与小车的连接示意图;
图5 为实施例中动滚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 为实施例中静滚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装置,2-输送装置,3-滚轮传动器,4-推拉装置,5-环形压力传感器,6-显示器,101-支撑辊筒,102-支腿,103-辊筒,104-套环,105-紧固螺杆,201-柜体,301-动滚轮,302-静滚轮,303-突起,304-本体,401-小车,402-螺旋杆,403-旋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结构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成都市新都供电分公司,未经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成都市新都供电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44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虚拟会议系统
- 下一篇:风力发电转型于潮汐发电的并网供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