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NiO和Al掺杂的ZnO异质纳米结构及其制备与应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74016.1 | 申请日: | 2014-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02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26 |
发明(设计)人: | 郭挺;林元华;南策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B82Y40/00;B82Y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黄家俊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nio al 掺杂 zno 纳米 结构 及其 制备 应用 方法 | ||
1.一种NiO和Al掺杂的ZnO异质纳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NiO和Al掺杂的ZnO异质纳米结构由NiO纳米纤维和Al掺杂的ZnO的纳米棒构成的毛刷状异质纳米结构;所述毛刷状异质纳米结构有主干以及设置在主干上的多个毛刺构成,每个毛刺的一端与主干相连,其中主干为NiO纳米纤维,毛刺为Al掺杂的ZnO纳米棒;所述NiO和Al掺杂的ZnO异质纳米结构中含有PN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iO和Al掺杂的ZnO异质纳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NiO纳米纤维的直径为50nm~1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iO和Al掺杂的ZnO异质纳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NiO纳米纤维的长径比为(10~1000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iO和Al掺杂的ZnO异质纳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l掺杂的ZnO纳米棒的直径为20nm~500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iO和Al掺杂的ZnO异质纳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l掺杂的ZnO纳米棒的长径比为(1~5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iO和Al掺杂的ZnO异质纳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l掺杂的ZnO纳米棒中Al元素的掺杂量为ZnO质量的0wt%~30wt%。
7.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NiO和Al掺杂的ZnO异质纳米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NiO纳米纤维,再通过水热合成法在纳米纤维上制备Al掺杂的ZnO纳米棒从而获得异质纳米结构。
8.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NiO和Al掺杂的ZnO异质纳米结构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iO和Al掺杂的ZnO异质纳米结构用于制备气敏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NiO和Al掺杂的ZnO异质纳米结构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Al2O3平面叉指电极上制备所述NiO和Al掺杂的ZnO异质纳米结构,通过热压烧结从而获得气敏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401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堆垛铺纸工艺
- 下一篇: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非矩形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