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棉花五个六栽培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73845.8 | 申请日: | 2014-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2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7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棉花 五个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棉花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于长江中下游棉区的棉花“五个六”高效栽培的方法,该方法是一种基于现有棉花品种、以推迟播种时间、缩短生产周期、增加种植密度、降低肥料用量、减轻劳动强度、减少劳动用工,从而实现降低棉花生产成本、提高棉花种植效益,同时减轻环境负担的棉花可持续高效生产技术。
背景技术
棉花是关乎人们日常生活最重要的纤维作物,因而也是世界性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棉花生产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棉花种植面积占全国农作物种植总面积的3%,但其产值却占到农作物总产值的10%。以棉花纤维为主要原料的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创汇每年1000亿美元,占全国全年商品出口创汇的1/5。因此,棉花生产直接关系到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广大棉花种植者的经济收入。可见,棉花生产为发展我国农业生产、丰富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提高我国棉花种植农户经济收入、增加我国外汇储备、扩大我国对外贸易规模均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棉花生产的持续发展面临诸多新的挑战。
一是棉花生产周期长、管理复杂、劳动力投入多
棉花具有无限生长习性,所以棉花生产周期长。这既是棉花自身生长发育特点之一,也是棉花生产中各种矛盾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生产仍以育苗移栽生产模式为主,一般生产周期为8个月(4月 – 11月),有的地区或农户甚至长达9 – 10个月。
正因为棉花生产周期长,所以棉花生产管理工序多、技术复杂。在所有大田作物中,棉花管理工序最多、管理技术最复杂。其中管理工序包括:3月份备耕、做营养钵,4月份播种育苗、苗床管理,5月份整地、施肥、开沟、移栽,5 – 9月份中耕、除草、灭茬、施肥、化调、整枝、起垄、排渍、抗旱、防病和治虫等(其中许多工序还需要多次进行),8 – 11月份多次采收、晾晒、分级、贮藏、交售等几十道工序。
正因为管理工序多、管理技术复杂,因此劳动力投入多。棉花生产用工每亩25 – 30个,约是小麦生产用工的4倍、玉米的3倍、水稻的2.5倍,精耕细作的高产棉田用工更多。可见棉花也是所有大田作物中用工量最多的。
二是棉花生产成本上升:劳动力工价上涨,物质投入(农药、化肥、农膜、种子等)增加,导致棉花生产成本不断上升,棉花种植效益下将。
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劳动力工价不断上涨。据调查,2013年一般农事活动的劳动力工价在120元/人/天以上,有的棉区甚至达到150元/人/天或以上;采收棉花的工价达到每公斤籽棉2.5-3.0元。
棉花也是需要物资投入较多的作物。以2011年为例,每亩需投入种子、肥料、农药、调节剂、除草剂、农膜等物质合计500 – 600元,其中肥料的投入占50%以上。在所有肥料中,氮肥施用量最大、效果最容易被农民接受、棉农也最愿意施用氮肥,但同时氮肥施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最多、最突出。因此,棉花生产中的物质投入,氮肥(施用)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三是棉花生产制约因素多,产量、效益波动较大
棉花商品率高达95%,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大田作物。棉花生产受诸多因素影响:一是棉花生产周期长,受自然气候、病虫为害等灾害影响,年份之间棉花产量差异大;二是受水肥条件、管理水平、投入能力制约,种植农户之间产量差异较大;三是棉花生产意愿受粮棉比价和上年棉价影响大,种植面积、种植意愿容易出现俏了增、滞了减,带来棉花生产规模起伏不定,从而引起产量、价格以及植棉效益的峰谷交替;四是棉花价格受原棉进口量、以及国际石油价格和棉纺织品国际贸易的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冲击较大。
此外,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仍在不断减少、劳动力结构进一步单一、劳动力素质继续变差;同时,农业可耕地面积减少,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棉花生产(比较)经济效益下滑。另一方面,棉花生产中大量物质的不当投入(数量、方法、时期),导致物质浪费普遍,环境负担增加,农业面源污染加重。因此,积极探讨节省管理用工、降低劳动强度、减少物质投入、提高劳动效率、稳定增加农田产出、操作简单易行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研究表明,棉花生育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棉花生物质累积是产量形成的基础,其快速累积期起始于初花期;棉花养分吸收与利用是生物质形成的基础,其快速累积期起始于初花期,略早于生物质累积过程;在施肥量一定的情况下,棉花前期生物质量与产量负相关;在现有品种和栽培技术条件下,棉花产量主要取决于单位面积成铃数,而与单株成铃数无关;6月播种,只要种植密度等栽培管理措施恰当可以获得棉花高产。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38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扭簧断裂装置
- 下一篇:夏雨春旱干热河谷地区滇橄榄早实丰产园快速营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