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鳍吻鮈的人工繁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73832.0 | 申请日: | 2014-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7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管敏;曲焕韬;胡美宏;郭文韬;刘勇;鲁雪报;肖衎;倪勇;杨元金;李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1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鳍吻鮈 人工 繁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领域,具体涉及长鳍吻鮈的人工繁殖技术。
背景技术
长鳍吻鮈(Rhinogobio ventralis)俗称土耗,隶属鲤科、鮈亚科,主要分布于金沙江的干支流水域,生活于水体底层,怕光,怕惊扰,喜集群,多在乱石交错、激流险滩的江底活动。近年来,由于水质污染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长鳍吻鮈的资源量急剧下降,以宜宾江段为例,1998年长鳍吻鮈年渔获量占年总渔获量的12.42%,而到2002年长鳍吻鮈年渔获量仅占年总渔获量比例的2.26%。
目前,针对长鳍吻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物学、种群生态学以及资源量调查等方面,关于其人工繁殖技术研究及成功繁殖的先例尚未见报道,主要原因是由于长鳍吻鮈具有特定的生活习性和繁殖生物学特点,驯化繁殖过程中存在的应激强、驯食难、性腺退化的技术难题,致使其人工繁殖一直未获突破。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长鳍吻鮈驯化繁殖过程中应激强、驯食难、性腺退化的技术难题,从野生鱼运输、驯养、亲鱼强化培育、亲鱼促熟催产、受精孵化以及亲鱼产后康复六个方面,成功建立一套的长鳍吻鮈人工繁殖技术体系,在国内外首次成功实现了长鳍吻鮈的人工繁殖,填补了长鳍吻鮈人工繁殖技术的空白,使实现长鳍吻鮈的资源增殖成为可能,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的保护具有技术借鉴和示范作用,对激流性鱼类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发明是按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长鳍吻鮈的人工繁殖方法包括驯养---强化培育----促熟催产---受精卵孵化
(1)驯养,所述驯养步骤包括消毒、人工养殖
a、消毒, 采集野生长鳍吻鮈后,用1%的盐消毒5~10min;
b、人工养殖,将消毒后的野生长鳍吻鮈置于含有人工鱼礁水池中进行驯养;养殖水质清新无污染,溶解氧DO大于6mg/L,PH值7.5~8.0,换水率为8~10次/天;水池内养殖水的流速控制在0.5m/s内;驯食投喂时间为19:00~22:00;
(2)强化培育
经过一至二个月的驯养,挑选体重大于150g、体长大于200mm、体质健壮的长鳍吻鮈为亲鱼集中进行强化培育,强化培育包括:生态流水刺激、营养强化。
a、生态流水刺激,19:00~22:00的投饵摄食期间和白天为缓流期,流速控制在0.1m/s以下;22:00~次日6:00的摄食后至黎明为激流期,流速提高至0.3-0.5m/s;
b、营养强化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2月初至次年1月初,通过在饲料中补充添加营养强化剂和的方式满足亲鱼对具有性腺发育促进作用的微量元素需求,具体方法为:采用以a-淀粉为粘合剂在饲料中补充添加营养强化剂的方式进行营养强化,日投饵量为长鳍吻鮈体重的4%-5%,添加剂的成分组成主要包括:酵母细胞壁6-8g/(kg.d)、无机盐混合物3-4g/(kg.d)、植酸酶1-2g/(kg.d)以及维生素C、维生素E 3-4g/(kg.d);第二阶段是次年1月初至次年3月底,通过投喂冰冻或新鲜的河蚌肉、螺狮肉等生物饵料,日投饵量为亲鱼体重的4%-5%,以保证性腺发育期间的营养供应;
(3)促熟催产
当自然水温达到16℃时,亲鱼的养殖水流速度在0.4~0.5m/s,以促进长鳍吻鮈的性腺发育,同时对亲鱼基部注射1-1.5ug/kg的LHRH-A2进行预催产;亲鱼在预催产7~10天后,开始进行正式催产,雌雄按照1:1.2比例搭配;
在亲鱼的催产期间,随时观察亲鱼的活动情况,当雌鱼发情到高潮时,用干毛巾擦去体表和生殖孔上的水分,挤卵入干燥的接卵盆中;对雄鱼腹部进行挤压排精,精液从雄鱼泄殖腔里流出时,立即用水将其冲进装有卵的接卵盆中,用羽毛轻轻搅拌1~2min,使精子和卵子充分接触受精,形成受精卵;
(4)受精卵孵化
将受精卵置于锥形孵化器中进行孵化,锥形孵化器在使用前一周用20ppm的高锰酸钾消毒,并开启进水开关进行冲洗;孵化水温控制在16.5-19℃;调整锥形孵化器中的进水量直至将受精卵缓慢冲起,在锥形孵化器受精卵孵化为长鳍吻鮈鱼苗;
通过以上步骤实现长鳍吻鮈的人工繁殖。
进一步讲,一种长鳍吻鮈的人工繁殖方法还包括长鳍吻鮈长途运输步骤,野生长鳍吻鮈采用活鱼运输箱作为承载工具进行运输,运输箱材质为高密度聚乙烯,容积200~400L;运输时,向运输水体中添加50mg/L的MS-222和5~10ppm的植物多糖,运输密度为20-25kg/m3,运输全程利用纯氧持续充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未经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38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黄海大头鳕大规模苗种培育方法
- 下一篇:一种坎巴嘎布的组织培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