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线遥控式的救生圈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73585.4 | 申请日: | 2014-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58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朱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B63C9/13 | 分类号: | B63C9/13;B63C9/2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许方 |
地址: | 21408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无线 遥控 救生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救生圈,基于无线遥控式,属于海洋救生装备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救生圈是指海洋救生设备的一种,通常由软木、泡沫塑料或其他比重较小的轻型材料制成,外面包上帆布、塑料等。传统的救生圈包括救生圈本体,通常用橡胶制成,内充空气,也叫作橡皮圈,这样的救生圈利用其形成的膨胀结构,漂浮在水面,具有一定的抗压能力,体积小,方便携带,因此在发生意外情况时,通过救生圈能够及时的逃脱。但是,这样的救生圈也存在一些问题,这样的救生圈通过需要人工推动才是实现移动,若被救者处于水深处时,营救者不能移动到被救者处也就无法将救生圈递给他使用,救生圈本身不具备移动功能,使得其对人工推动的依赖程度大,不具备自动移动功能,因此,在出现紧急情况时,不能很好的实现其救生的功能,导致救生圈的救生功能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无线遥控式的救生圈,通过在救生圈本体上增设驱动电路,利用无线接收器接收外部无线遥控器的信号,通过控制器控制转动马达,带动螺旋桨转动提供动力,动力促使救生圈本体发生运动,使得其具备自动化,减少对人工推动的依赖,使得在紧急情况时可以更方便高效的提供使用。
本发明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基于无线遥控式的救生圈,包括救生圈本体,还包括位于救生圈本体内的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电池、开关、控制器、无线接收器、转动马达和位于救生圈本体表面的螺旋桨,其中所述电池用于供电;所述开关与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无线接收器、转动马达相连;所述转动马达的转动轴与螺旋桨固定连接;利用无线接收器接收外部无线遥控器的无线控制命令后,控制器根据所述控制命令控制转动马达的转动轴转动带动螺旋桨转动以提供动力,所述动力促使救生圈本体发生运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救生圈本体内设置防水空腔,所述驱动电路设置于防水空腔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设置于救生圈本体外表面的太阳能电片,所述太阳能电片通过转换电路与电池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太阳能电片表面设有透明防水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反光层,所述反光层设置于救生圈本体外表面。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救生圈,通过在救生圈本体上增设驱动电路,利用无线接收器接收外部无线遥控器的信号,通过控制器控制转动马达,带动螺旋桨转动,实现救生圈通过无线控制移动的功能,使得其具备自动化,减少对人工推动的依赖,和降低对距离的限制,使得在紧急情况时可以更方便高效的提供使用。控制器为AT89型单片机,可以利用其具备的低功耗,低工资电压,运行速度快。救生圈本体内设置防水空腔,利用密封的空腔,可以进一步提高驱动电路的防水性,保证驱动电路的正常运行。对于电池存储的电能有限,可以通过太阳能电片采集太阳能,将其转换成电能后存入电池中,提供电池蓄电,从而进一步达到持续功能。且进一步通过表面设有透明防水层使得太阳能电片避免与水直接接触,影响其使用寿命,避免进水导致电路短路。另外,利用反光层进一步增加反光作用,使得在夜间或者白天使用时,都能进行强烈的反射作用,便于他人及时发现救生圈进行营救,进一步达到增强视觉效果。
因此,本发明通过对救生圈作出改进,使得其可以通过无线遥控实现移动,减少对距离和人工的依赖,因此可以更好的用于海洋救生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基于无线遥控式的救生圈的模块示意图。
其中标号解释:1-救生圈本体,2-电池,3-开关,4-控制器,5-转动马达,6-螺旋桨,7-无线接收器,8-太阳能电片,9-防水层,10-反光层,11-外部无线遥控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35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封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动态补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