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车安全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73516.3 | 申请日: | 2014-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8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仲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仲炳华 |
主分类号: | E05B71/00 | 分类号: | E05B71/00;E05B4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车 安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零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车安全锁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说的电动车是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通过控制器、电机等部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运动,以控制电流大小改变速度的车子。我们通常使用的电动车,都是双轮的电动自行车。电动车使用电瓶作为电源,通过电子锁控制电源的通断。为了方便电源的通断,电动车的电源通常采用易拆卸结构,这样为了保证电源的通断,必须对电源添加电源锁;同时电动车座的下方通常涉及有储物箱结构,这也需要使用锁具保证放在其内物品的安全。电动车需要使用锁具的地方特别多,所以电瓶车上需要配有较多的钥匙,使用装带起来较为繁琐。
现在电动车上启动车子的电子锁钥结构较为简答,防盗能力不够高,而一些防盗能力较高的密码锁、指纹锁等造价又较为高昂,装配不够方便,而且使用较为繁琐。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答,防盗性能高,同时只在启动位置就可以开启多个锁具的电动车安全锁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电动车安全锁系统包括电源总锁、保密锁、电磁锁;所述电源总锁通过保密锁与电池输入线相连,所述保密锁包括并排或者呈矩阵排列的三个以上的按钮,所述电池输入线从每个按钮内穿过,所述按钮为按压式开关,分为常闭开关以及常开开关;常闭开关为按压状态时为电路连通状态,常开开关自由状态时为连通状态;所述电磁锁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所述电源总锁通过插入钥匙扭动控制开关,所述电源总锁具有三个以上的独立连通电路的钥匙扭动档位,所述扭动档位分别与电池输出线、电磁锁相连。所述电池输出线与电动车驱动电机相连,所述电磁锁分别装配在所述电动车的电源箱以及座位箱位置等等。
作为优选,所述电磁锁包括通过电源总锁接入电源的电磁块,所述电磁块内缠绕有电磁线圈,所述电磁块前端设计有轨道轴,所述轨道轴上装配有滑动锁块,所述滑动锁块与轨道轴之间通过压簧可滑动连接;所述滑动锁块使用金属铁制作而成。装配所述电磁锁的箱盖上设计有对应所述滑动锁块的锁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电动车安全锁系统使用在电动车上,所述电源总锁、保密锁装配在所述电动车的表盘上,所述保密锁通过其上不同按钮的按压开闭状态实现密码功能,结构简单,同时密码的复杂程度可以根据按钮的数量方便更改。所述电源总锁上设计有多个的扭动档位,通过分别于电池输出线、电磁锁相连,可以直接使用一个钥匙实现对驱动电机以及各个使用电磁锁位置的开启。该系统安全性更高,易于升级,同时使用一个钥匙在同一个位置就可以实现对多个锁具开启,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电动车安全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电磁锁通电开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种保密锁正向开通状态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中实施例所示,本电动车安全锁系统,它包括电源总锁1、保密锁2、电磁锁3;所述电源总锁1通过保密锁2与电池输入线4相连,所述保密锁2包括并排或者呈矩阵排列的三个以上的按钮21,所述电池输入线4从每个按钮21内穿过,所述按钮21为按压式开关,分为常闭开关以及常开开关;常闭开关为按压状态时为电路连通状态,自由状态时为关闭状态;常开开关自由状态时为连通状态,而按压状态时为关闭状态。这样只有当所述按钮21都处于连通状态时电源总锁1才会接入电路。所述保密锁2通过按压事先知道的所有常闭开关,并保证常开开关不被按压,保密锁2才是开启状态,从而实现密码功能。所述电磁锁3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所述电源总锁1通过插入钥匙扭动控制开关,所述电源总锁1具有三个以上的独立连通电路的钥匙扭动档位11,所述扭动档位11分别与电池输出线5、电磁锁3相连。所述电池输出线5与电动车驱动电机相连,所述电磁锁3分别装配在所述电动车的电源箱以及座位箱位置等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仲炳华,未经仲炳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35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