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框架柱根部结构及其生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73037.1 | 申请日: | 2014-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32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姜化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32 | 分类号: | E04C3/32;E04B1/58;E04B1/41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3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框架 根部 结构 及其 生成 方法 | ||
1.一种框架柱根部结构,设置于独立基础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柱根部结构包括围合固接的框架柱钢筋、独立基础周边的抗水板基础钢筋、铺设于所述独立基础内的独立基础钢筋、以及支撑件,所述框架柱钢筋支设于所述独立基础内,并与所述独立基础钢筋绑扎连接;所述支撑件斜向支设于所述框架柱钢筋与所述独立基础钢筋之间,所述支撑件一端固接于所述框架柱钢筋的一侧,另一端绑扎固定于所述独立基础钢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柱根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柱钢筋的周围均支设有所述支撑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柱根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上支撑杆、下支撑杆、斜支撑杆、以及连接杆,所述上支撑杆横设于所述框架柱钢筋的一侧并与所述框架柱钢筋绑扎固定,所述连接杆垂直连接于所述上支撑杆和所述下支撑杆之间,所述斜支撑杆斜向支撑连接于所述上支撑杆和所述连接杆之间,所述下支撑杆与所述独立基础钢筋绑扎固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框架柱根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包括通过套筒螺接固定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套筒设置的位置高于框架柱根部浇筑的混凝土结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框架柱根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支撑杆一端连接所述上支撑杆,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
6.一种框架柱根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施工设计要求,于框架结构设定的位置形成独立基础;
于所述独立基础内铺设独立基础钢筋;
于独立基础以外部分铺设钢筋,形成抗水板基础钢筋,将所述抗水板基础钢筋固接于所述独立基础钢筋;
于所述独立基础内支设框架柱钢筋,将所述框架柱钢筋与所述独立基础钢筋固接;
提供支撑件,斜向支设于所述框架柱钢筋于所述独立基础钢筋之间,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框架柱钢筋的一侧固接,另一端与所述独立基础钢筋固接;
然后,于所述独立基础内浇筑混凝土,形成框架柱根部结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框架柱根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柱钢筋的周围均支设有所述支撑件。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框架柱根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上支撑杆、下支撑杆、斜支撑杆、以及连接杆,所述上支撑杆横设于所述框架柱钢筋的一侧并与所述框架柱钢筋绑扎固定,所述连接杆垂直连接于所述上支撑杆和所述下支撑杆之间,所述斜支撑杆斜向支撑连接于所述上支撑杆和所述连接杆之间,所述下支撑杆与所述独立基础钢筋绑扎固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框架柱根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包括通过套筒螺接固定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套筒设置的位置高于所述框架柱根部结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框架柱根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待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后,拆除上支撑杆与所述框架柱钢筋的连接,将所述套筒与所述第二连接段螺合拆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303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度人造洞石瓷砖
- 下一篇:一种预应力双拼胶合木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