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窨井盖的生产方法及铸造窨井盖的消失模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72241.1 | 申请日: | 2014-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1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黄为;廖成智;陈建平;童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金龙铸造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7/02 | 分类号: | B22C7/02;B22C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唐曙晖 |
地址: | 410144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窨井 生产 方法 铸造 消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黑色金属铸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窨井盖的生产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铸造窨井盖的消失模。
背景技术
传统的窨井盖生产方法,是潮模砂造型、下芯合箱后浇注成型的生产方法。此生产方法工艺出品率低、劳动强度大、拔模斜度大、环境污染严重;且生产工序点多、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是一种重污染、低效益的生产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窨井盖的生产方法及铸造窨井盖的消失模,采用防变形消失模工艺,工艺出品率高。
为解决前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铸造窨井盖的消失模,本发明提供的铸造窨井盖的消失模,至少具有第一消失模样;第二消失模样;直浇道缓冲室消失模样;横浇道消失模样;直浇道消失模样;浇口杯消失模样;连接套,所述第一消失模样、第二消失模样用至少三个支架对称地连接;直浇道缓冲室消失模样位于所述横浇道消失模样的下方并与其连接;横浇道消失模样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消失模样、第二消失模样的内浇道消失模样连接;直浇道消失模样及其相连的浇口杯消失模样通过连接套与所述横浇道消失模样连接。
为解决前述技术问题,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窨井盖的生产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窨井盖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消失模工艺,将第一消失模样、第二消失模样用至少三个支架对称地连接;直浇道缓冲室消失模样与横浇道消失模样连接;横浇道消失模样与第一消失模样、第二消失模样的内浇道消失模样连接,组合成一个模样组;
干砂微震造型,一个砂箱内放置一组以上相同或不同的模样组;并在填砂过程中,将直浇道消失模样及其相连的浇口杯消失模样通过连接套与所述横浇道消失模样连接;
负压浇注成型。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本发明提供的窨井盖的生产方法,所述支架为覆膜砂支架。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本发明提供的窨井盖的生产方法,所述连接套为陶瓷连接套。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本发明提供的窨井盖的生产方法,所述第一消失模样、第二消失模样、浇口杯消失模样、直浇道消失模样、直浇道缓冲室消失模样、横浇道消失模样、内浇道消失模样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本发明提供的窨井盖的生产方法,所述直浇道缓冲室消失模样的底部位置较横浇道消失模样的底部位置低。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上述优选方案可单独或组合实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窨井盖在铸造过程中,采用传统窨井盖潮模砂生产工艺,生产率低、工艺出品率低、劳动强度大、拔模斜度大、环境污染严重。因窨井盖为圆形或方型的薄板结构,采用现有技术的消失模工艺,产品的变形量过大,工艺出品率极低,失去产业的利用价值。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将形成产品的第一消失模样、第二消失模样用多个支架对称地连接起来,能降低产品的变形量,实现产业上的利用。
本发明的消失模样设计巧妙,在直浇道的底部设有直浇道缓冲室,且直浇道缓冲室的底部位置较横浇道的底部位置低,除在铸造时起缓冲作用外,铁水中的杂质可以在直浇道缓冲室的底部沉积,而不进入产品中,从而提高工艺出品率和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生产方法中使用的消失模样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生产方法中使用的消失模样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参见图1和图2,铸造窨井盖的消失模,具有第一消失模样1;第二消失模样2;直浇道缓冲室消失模样7;横浇道消失模样8;直浇道消失模样5;浇口杯消失模样4;陶瓷连接套6;多个覆膜砂支架3,所述第一消失模样1、第二消失模样2用六个覆膜砂支架3对称地连接;直浇道缓冲室消失模样7位于所述横浇道消失模样8的下方并与其连成一体;横浇道消失模样8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消失模样1、第二消失模样2的内浇道消失模样9连成一体;直浇道消失模样5及其连成一体的浇口杯消失模样4通过陶瓷连接套6与所述横浇道消失模样8连接。
窨井盖铸造实施例的生产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金龙铸造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长沙金龙铸造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22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