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气间接式热风循环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72211.0 | 申请日: | 2014-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9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生;王升建;曲银燕;韩守习;刘少辉;王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21/02 | 分类号: | F26B21/02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时国珍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 间接 热风 循环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中低温烘烤用加热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燃气间接式热风循环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中低温热风循环加热方式由于具有不受烘烤物件形状限制,受热均匀的优点,因而广泛使用于电子、通讯、塑料、五金化工、仪器、印刷、制药、喷涂、木器建材等的精密烘烤。在生产中,工件油漆烘烤多采用燃气间接式热风循环加热装置,现有技术在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以下不足:
1、燃烧换热段断面面积大,造成燃烧筒周边空间大,只有部分循环风掠过燃烧筒表面,且风速较低,导致燃烧筒与热风无法进行充分的热交换,燃烧筒因热量无法及时传递出去而温度过高,长时间运行时焊缝容易开裂,甚至燃烧筒被烧穿,导致设备无法正常使用;
2、燃烧筒泄压口结构不合理,经常导致无法正常工作;
3、燃烧筒上安装观火孔,露在热风循环装置外侧没有防护装置,容易发生烫伤事故。
4、换热器两端为封闭式腔体,换热管端头焊接处无法检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气间接式热风循环加热装置,可缩小燃烧换热段的过风面积,提高风速和换热效率。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燃气间接式热风循环加热装置,包括一个壳体,在壳体的一端设有循环风进口,另一端设有出风口,壳体内部从循环风进口端到出风口端依次为进风段、燃烧换热段、过滤段和出风段,进风段为一段供待加热气体进入暂留的空腔,在燃烧换热段内沿气流方向依次设有燃烧筒和换热器,燃烧筒水平固定在壳体内,其一端设有燃烧器,另一端通过集烟箱与换热器相连接,在换热器的另一端通过设置的烟气排出口连通至壳体的外部,过滤段设有过滤装置,出风段设有用于将加热后的气体引出壳体的循环风机,在燃烧筒上方及下方的壳体内壁上设有用于缩小通风口径以提高气流速度的导流板,所述的导流板具有一个使过风面积逐渐缩小的迎风面和一个使过风面积逐渐变大的背风面。
进一步地,在壳体上设有与集烟箱相连通的泄压口,泄压口上设有泄压装置,所述的泄压装置包括连接支架和盖体,连接支架固定在泄压口上,所述的盖体具有一个用于封堵泄压口的芯部和用于支撑在连接支架上端的连接部,所述的连接部通过设在其上的安装孔与固定在连接支架上的导引杆配合连接,在导引杆上套设有压缩弹簧。
进一步地,在燃烧筒与换热器相连接的一端还设有通到壳体外部的观火孔,在观火孔上设有防护罩,所述的防护罩为一端开口的圆筒形,在护罩上设有复数个小孔。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换气器上设有检修口。
进一步地,在壳体的设有循环风进口的一端还设有一个新鲜空气进风口。
有益效果:
1、在燃烧筒上方和下方的壳体内壁上设导流板,循环风以一定流速掠过燃烧筒,与燃烧筒充分换热,燃烧筒维持在较低温度,提高炉子使用寿命。
2、在换热器两端设设置检修口,人员能够进入检查并可进行修复。
3、设计新型泄压装置,既能够起到泄压作用,又能实现正常使用时的烟气密封,同时人员能够通过泄压口进入炉膛检修。
4、观火孔外露部分设置新型防护装置,既能起到防护作用,同时又有良好的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侧视图。
图4为泄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风段,1-1、循环风进口,1-2、新鲜空气补充口,2、燃烧换热段,2-1、燃烧机、2-2、燃烧筒,2-3、防护罩,2-4、换热器,2-5、检修口,2-6、顶部导流板、2-7、底部导流板、2-8、泄压装置、2-81、连接支架,2-82、芯部,2-83、连接部,2-84、导引杆,2-85、压缩弹簧,2-9、烟气排放口,3、过滤段,3-1、检修门Ⅱ,4、出风段,4-1、循环风机,4-2、出风口,4-3、检修门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具体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22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转换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 下一篇:基于用户的地图制作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