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型分段进水多段A/O脱氮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72114.1 | 申请日: | 2014-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35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少华;吴杰;林向宇;徐颖;潘松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李冉 |
地址: | 36102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分段 进水 工艺 及其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解决了目前农村生活污水脱氮处理中存在的脱氮效率低、运行和维护复杂、费用高等问题。本方法具体步骤为:生活污水分别从第一级好氧段、第二至N级缺(厌)氧段进入反应器,缺(厌)氧段与好氧段间隔排列,节省了系统的硝化液内回流设施,首段改造为好氧池,节省了外回流设施。依据原水有机碳最大利用为反硝化碳源的原则,对进水流量和池区容积进行分配,使各级负荷均衡,系统相对稳定。在全部的缺(厌)氧池和好氧池内加入填料,将生物膜与分段进水多段A/O工艺有机结合,具有增加系统生物量及生物活性,减少剩余污泥产量,提高净化能力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生物处理及污水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采用改进型分段进水多段A/O脱氮工艺处理村镇生活污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全国总面积近90%为农村地区,96%的村庄没有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通过点源和非点源排放,将各类污染物带入周边水体,严重污染各类水源,成为影响水体环境的质量的重要污染源。
与城市生活污水相比,村镇生活污水具有分散、水质和水量波动大、碳氮比例失调等特征。同时广大农村地区经济条件依然落后,缺乏相关技术人才,致使现有的城市污水处理技术无法直接套用于农村地区。
分段进水生物脱氮工艺属于新型生物脱氮工艺,有着诸多优点,近年来在国内发展迅速,例如中国专利号为200510010329.7,发明创造名称为“分段进水生物脱氮方法中进水流量分配的优化方法”;专利号为200710092824.6,发明创造名称为“分点进水多级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处理设备”;专利号为201110403329.9,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多级A/O生物膜耦合脱氮除磷水处理方法”;专利号为201110324229.7,发明创造名称“四级三相式流化床分段进水深度脱氮系统”等先后公开了不同结构的分段进水生物脱氮反应器。以上的技术中均将二沉池混合液回流至第一级缺氧池中,而在农村地区工艺流程应尽可能简单,易于日常维护和减少运行动力费用。
发明内容
针对农村地区现状,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即能满足进水碳源高效利用、获得较好的处理效果,又能降低工艺的复杂程度、减少运行和维护成本的污水脱氮处理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中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改进型分段进水多段A/O脱氮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多级连续流缺氧/好氧工艺,反应器分为N级,N≥2,级数越多,系统脱氮率越高,但级数的增加会增加工艺复杂程度,工程中推荐3至5级,首级反应单元为单一好氧区,剩余各级反应单元由缺(厌)氧区和好氧区组成,缺(厌)氧区在前,好氧区在后,间隔排列,在各好氧区和缺(厌)氧区内安装填料,在好氧区底部设曝气器,供氧的同时实现水力搅拌,系统内整体呈推流状态,前一段好氧池出水直接进入后一段缺氧段,进水分别从第一级好氧池的前端和第二、三、四级缺(厌)氧池的前端进入反应器,由进水泵控制进水流量,根据不同进水水质和水量进行调整,反应器出水流入二沉池,系统不需要污泥回流和硝化液回流系统即可实现脱氮。
本发明所述系统,第一级反应单元为单一好氧池,省去系统回流设备,减少运行成本。
本发明所述系统,在各好氧池和缺(厌)氧池中均加入填料,使生物膜附着生长,这样能加大系统内部的微生物量,好氧池内易产生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提高对污水的净化能力,对水质和水量波动适应能力强,同时减少剩余污泥的排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21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锌氨络合物水溶液电解锌技术
- 下一篇:芦笋格瓦斯饮料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