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掌叶蜂斗菜人工留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71377.0 | 申请日: | 2014-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9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宋秀高;徐壮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区划研究所;福建亚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鼎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7 | 代理人: | 傅契克 |
地址: | 350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叶蜂 人工 留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掌叶蜂斗菜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掌叶蜂斗菜人工留种方法。
背景技术
掌叶蜂斗菜,菊科,蜂斗菜属,为地下茎无性繁殖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掌叶蜂斗菜是食、药兼用的保健型蔬菜,在福建省闽北山区种植并加工后出口日韩及东欧多国。在掌叶掌叶蜂斗菜生产中,留种问题是亟待解决的技术瓶颈。目前,掌叶蜂斗菜的留种方式主要采用高山自然越夏留种方式,此种留种方式可借助高海拔地区夏季的低温环境对掌叶蜂斗菜地下茎(即掌叶蜂斗菜种茎)进行保藏,实现留种。另外,张瑜,邱昌颖等人(掌叶蜂斗菜高山留种初探[J].亚热带农业研究.2011年第7卷第2期第84~86页),以野生种经驯化栽培所得的掌叶蜂斗菜地下茎为试验材料,在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高海拔地区进行留种试验。其中,试验区位于海拔854.63 m、四周毛竹环绕的冷凉之地,掌叶蜂斗菜的留种温度为28.80~29.94℃。结果为:种茎种植40d后,出苗率为84%。出苗率高,掌叶蜂斗菜种茎的保藏时间短。另外,受地形气候的限制,当出现夏季高温偏高的情况时,还容易导致掌叶蜂斗菜地下茎腐烂,造成留种困难,扩繁效果差,种茎资源匮乏等留种问题,并且,高山野生掌叶蜂斗菜留种费时费力,成本高昂。除此之外,随着近年来掌叶蜂斗菜栽培人员的不断挖取,也引发了种茎资源日渐枯竭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掌叶掌叶蜂斗菜的规模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烂根率低、且萌芽率低的掌叶蜂斗菜人工留种方法,此方法能够解决现有的高山自然留种方式留种困难、费时费力以及种茎资源匮乏的技术问题的掌叶蜂斗菜人工留种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掌叶蜂斗菜人工留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色白、切开未烂、无黄色的掌叶蜂斗菜地下茎,每1~3个茎节切成一段作种茎;(2)对种茎进行消毒处理后,晾干表面水分,再采用浓度为1200~1600 mg/kg的青鲜素浸泡10~15min;(3)将经青鲜素浸泡后的种茎栽植于消毒处理过的锯末中,控制栽植留种温度为2~9 ℃,进行保藏留种。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综合考虑实际的成本与生产效率,步骤(3)中的栽植留种优选采用6~8℃。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发明突破了掌叶蜂斗菜一直以来采用的高山自然留种方式的技术偏见,首次提出了掌叶蜂斗菜的人工留种模式,使得掌叶蜂斗菜留种问题跨入了人工留种的新阶段;
(2)采用本发明的掌叶蜂斗菜人工留种方法保藏20天,掌叶蜂斗菜种茎的萌发率为零,延长保藏时间至120天,掌叶蜂斗菜种茎的萌发率仍可控制在20%以下,远远低于高山自然留种的掌叶蜂斗菜种茎萌发率(65.67%);
(3)采用本发明的掌叶蜂斗菜人工留种方法保藏120天,掌叶蜂斗菜种茎的萌发率可控制在20%以下的同时,还可保持烂根率在7%以下;
(4)采用本发明保藏得到的掌叶蜂斗菜种茎长成的掌叶蜂斗菜植株的产量、叶柄粗和株高指标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本发明的掌叶蜂斗菜种茎长成的掌叶蜂斗菜植株与高山自然留种的种茎长成的掌叶蜂斗菜植株在同等生长条件下,增产6.44%,同时,叶柄直径增加8.4%,高度增加9.78%;
(5)另外,相对于高山自然留种的种茎长成植株,本发明的经过基质、低温和出芽抑制剂处理的种茎长成的掌叶蜂斗菜植株,其氨基酸,矿物质,纤维素等各项指标均有所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区划研究所;福建亚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农业区划研究所;福建亚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13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绘图套装
- 下一篇:压电喷墨头及包括该压电喷墨头的打印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