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钉辊筒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271374.7 | 申请日: | 2014-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12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 发明(设计)人: | 万福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琪泰隆标准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31/02 | 分类号: | B24B3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钉辊筒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钉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制钉辊筒设备。
背景技术
洗钉机是制钉行业中比较重要的设备,是利用锯末加抛光剂和防锈剂和钉混合,通过滚动达到用于将钉表面的锈渍和毛刺除去,并使钉的表面光泽。申请号为201220044619.9的专利“一种钢圆钉抛光机”公开了一种拆装方便、运动比较平稳、提高使用寿命的钢圆钉抛光机。但该专利的抛光机的辊筒在滚动过程中容易造成内部钢钉与锯末、抛光剂和防锈剂之间的摩擦不均匀,最后出来的钉质量不均,有的因没有充分摩擦或没接触到抛光剂和防锈剂而表面不光泽,有的因过分摩擦或接触过多的抛光剂和防锈剂而表面光泽过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制钉辊筒设备,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制钉辊筒设备,包括辊筒、贯穿辊筒两端中心的联轴器,所述辊筒与联轴器之间设有密封轴承,所述辊筒内还关于联轴器轴对称设有若干子辊筒,子辊筒与联轴器之间通过折弯轴连接,子辊筒的外辊面靠近辊筒的内壁且不相接触,能够在该设备运转时,联轴器带动辊筒和子辊筒一起翻滚,辊筒的外辊面上设有带有紧扣装置的翻盖,打开翻盖是进料口。
所述子辊筒设有带有紧扣装置的的子翻盖,子翻盖上设有若干通孔,将抛光剂和防锈剂放入子辊筒内的下部分,扣上翻盖,在子辊筒转动的过程中,抛光剂和防锈剂逐步地分散地洒至钉和锯末中。
所述辊筒对应的折弯轴关于联轴器轴对称,对称的两折弯轴形成闭合圈体,能够达到同时挤压钉和锯末并使其反复摩擦的目的。
所述子辊筒的个数为非零偶数个,可以为2个,4个,6个等等,关于轴对称的设置能够更好的发挥挤压钉并使其反复摩擦的功效。
所述子辊筒有2个,经过反复试验得出,子辊筒个数优选为2个。
所述折弯轴靠近子辊筒的位置与联轴器之间设有一对加强筋,加强筋的位置关于子辊筒对称,能够避免折弯轴转动时间久了后会发生形变。
所述翻盖的面积不超过辊筒辊面的1/4,能避免由于翻盖活动面积过大,而导致在转动的过程中钉或锯末会外溢,子翻盖的面积不超过子辊筒辊面的1/4,能够避免子辊筒内部的液体过多的向外流出。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使辊体内部的钢钉与锯末、抛光剂和防锈剂之间的摩擦均匀,最后出来的钉质量均匀,不会出现因没有充分摩擦或没接触到抛光剂和防锈剂而表面不光泽的现象,也不会出现因过分摩擦或接触过多的抛光剂和防锈剂而表面光泽过度的现象;
2.该辊体设计合理,安装简单,操作简易,避免了因钉的质量不均而造成的返工和重复劳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所述洗钉机的旋转辊筒的俯视剖视图;
图2是所述洗钉机的旋转辊筒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辊筒;2-子辊筒;3-联轴器;4-折弯轴;5-子翻盖;6-通孔;7-加强筋;8-翻盖;9-密封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制钉辊筒设备,包括支座、电机、减速器、联轴器3和辊筒1,联轴器3贯穿于辊筒1的两端中心,辊筒1的外辊面上设有带有紧扣装置的翻盖8,翻盖8的面积不超过辊筒1辊面的1/4,打开翻盖8是进料口。辊筒1与联轴器3之间设有密封轴承9。
辊筒1内还设有两个子辊筒2,并关于联轴器3轴对称,子辊筒2与联轴器3之间通过折弯轴4连接,折弯轴4与联轴器3固定连接,辊筒1对应的折弯轴4关于联轴器3轴对称,对称的两折弯轴4形成闭合圈体。子辊筒2的外辊面靠近辊筒1的内壁且不相接触,子辊筒2设有带有紧扣装置的的子翻盖5,子翻盖5上设有若干通孔6,子翻盖5的面积不超过子辊筒2辊面的1/4。
折弯轴4靠近子辊筒2的位置与联轴器3之间设有一对加强筋7,加强筋7的位置关于子辊筒2对称。
子辊筒2的个数还可以为4个、6个等非零偶数个,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
紧扣装置可以为翻盖8的卡扣与辊面的凹口,或者翻盖8与辊面之间通过销或螺钉来实现紧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琪泰隆标准件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琪泰隆标准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13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