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性接近开关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71176.0 | 申请日: | 2014-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89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 发明(设计)人: | 赵天安;龙克文;颜天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川东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36/00 | 分类号: | H01H36/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肖平安 |
| 地址: | 52851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性 接近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接近开关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常开型的大电流磁性接近开关。
背景技术
磁性接近开关广泛应用于各技术领域,是一种通过动磁铁,静磁铁以及外磁铁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开关的装置,其结构设置是否合理科学,直接决定磁性接近开关的品质和使用寿命。现有磁性接近开关因结构设置上的不合理性,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ZL201220483811.8,其公开了一种磁微动开关,通过两边各设定一个磁铁去吸合或排斥中间的动磁铁,实现触点接触或分离控制电源通断,这种方案的缺陷在于两边的磁铁要相互克服对应的反作用力,导致触点开合时作用力较小,容易产生拉弧现象。再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ZL201020102625.6和ZL201020670583.6,它们均公开了一种常开型的磁微动开关,只是此两种结构的内磁铁放置位置不同,其力动作的支点不在一个位置,但都是仅通过一个弹性动作杆实现行程动作,触点的吸合和分离的力全靠这个弹性动作杆,作用小,吸合或分离时不够迅速,也容易产生拉弧。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磁性接近开关,其有效加强了触点开合时的瞬间作用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容易产生拉弧这一技术难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磁性接近开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中部位置横向设有平衡板,所述平衡板上方左右并列设有动磁铁和静磁铁,所述平衡板左端铰接设于壳体内,所述平衡板右端下表面设有动触点,所述平衡板与动磁铁通过弹性部件A连接,所述壳体内底部左右并列固定设有接线端A和接线端B,所述接线端A顶部通过弹性部件B与平衡板连接,所述接线端B上部横向折叠,折叠部上设有静触点,所述静触点与动触点对应设置,所述平衡板上设置磁吸部件A,磁吸部件A与静磁铁下端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设有锁止片,所述锁止片包括横向片和竖向片,所述横向片和竖向片通过轴点固定连接,所述锁止片以轴点为中心可转动设于壳体内,所述横向片外端置于动磁铁上,所述竖向片外端端部与平衡板右端端部之间设有锁定机构;所述横向片下表面设有磁吸部件B,所述磁吸部件B与静磁铁上端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设有圆支承柱,所述圆支承柱与壳体右上角之间成型有容纳间隙,所述轴点可转动设于容纳间隙内。
进一步地,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设于平衡板右端端的卡槽和设于竖向片下端的卡片,所述卡片卡设于卡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锁止片的横向片与平衡板平行设置;所述锁止片的竖向片与平衡板垂直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设有滑槽,所述动磁铁可上下移动地设于滑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内设有滑轨,所述动磁铁设置于滑轨上。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部件A和弹性部件B均为弹性片。
进一步地,所述接线端A顶端固定设有支架,所述平衡板左端铰接于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磁吸部件A和磁吸部件B均为铁质铆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动磁铁在外磁铁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克服弹性部件A和弹性部件B的向上作用力,同时需克服磁吸部件A和静磁铁之间的作用力,本发明所述静触点与动触点吸合或分离时迅速且瞬间作用力大,有效地克服了现有技术之不足和缺陷,避免了拉弧现象的产生,有效延长了使用寿命,极大地的扩大应用领域和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除去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壳体,11、滑槽,12、圆支承柱,13、容纳间隙,
2、动磁铁,3、静磁铁,
4、锁止片,41、横向片,42、竖向片,43、轴点,
411、磁吸部件B,421、卡片,
5、平衡板,51、动触点,52、弹性部件A,53、弹性部件B,
54、卡槽,55、磁吸部件A,
6、接线端B,61、静触点,
7、接线端A,71、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磁性接近开关,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一般采用绝缘材料制作,与现有技术无异,不做重复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川东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川东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11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作为加香成分的新的醛
- 下一篇:一种用于缝纫的视觉定位方法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