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椭圆振动车削刀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71159.7 | 申请日: | 2014-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1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林盛;杨亮;孔晰;王春;徐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B21/00 | 分类号: | B23B21/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李洪福 |
地址: | 116028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椭圆 振动 车削 刀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难加工材料切削和超精密切削领域,特别是一种三维椭圆振动车削刀架。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切削方法中,车削难加工材料的切削过程往往会导致刀具磨损严重、加工表面质量恶化、加工精度降低。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使精密加工更多的应用于在军事、航空航天工业和民用工业中,研究者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如:低温切削、碳饱和切削和振动切削等。其中振动切削是最有发展前景的一种切削方法,它具有减小切削热、切削力,抑制刀具磨损,改善加工表面质量等诸多优点。实验证实:利用椭圆振动切削加工的工件,加工表面粗糙度更低,切屑更完整。
目前的椭圆振动切削装置主要有共振型和非共振型两种,共振型椭圆振动装置主要缺点有:(1)椭圆运动的频率依赖于刀杆的非线性结构动力学参数,为获得合理的参数需要对刀杆尺寸进行优化,降低了装置的通用性。(2)驱动信号需要反复调试才能使装置共振,且刀杆需要特殊设计,通用性差。(3)三个方向上的振动运动存在动力耦合。(4)所获得的的椭圆失真。
目前非共振型三维椭圆振动装置的主要缺点有:(1)装置的振动靠多个运动副来实现,需要装配且对各零件有较高的精度要求。(2)各零件的配合会产生摩擦损耗和运动间隙。(3)体积庞大,加工费时费料,安装困难。(4)通用性差,不能适用于多个型号的车床。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要设计一种振动部件无需定位装配、无摩擦损耗、无运动间隙、操作简单安装方便、通用性强的三维椭圆振动车削刀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三维椭圆振动车削刀架,包括振动部件、基座、顶盖、三个压电陶瓷驱动器、夹具和连接板;三个压电陶瓷驱动器分别为压电陶瓷驱动器A、压电陶瓷驱动器B和压电陶瓷驱动器C;所述的振动部件中心是一个微动平台,通过五个柔顺单元连接至基体,所述的五个柔顺单元的横截面均为正方形,其中柔顺单元B、柔顺单元C、柔顺单元D和柔顺单元E相互平行排列,分布在同一个平面内、且长度相等,柔顺单元A与其他四个柔顺单元垂直,分布在另一个平面内,这两个平面平行且有一定距离;所述的微动平台具有三个自由度,分别为X旋转、Y旋转和Z移动,其中压电陶瓷驱动器C驱动微动平台沿Z轴往复振动,压电陶瓷驱动器A驱动微动平台沿X轴旋转振动,压电陶瓷驱动器B驱动微动平台沿Y轴旋转振动;所述的基体、五个柔顺单元和微动平台组成振动部件,振动部件是一个三自由度柔顺机构,且为一个整体构件;所述的振动部件通过四个螺钉连接至基座;所述的基座与车床连接板连接;所述的顶盖将基体与基座固定;所述的夹具通过梯形槽安装至微动平台;所述的压电陶瓷驱动器C的螺纹端连接至基座横梁、球面端与微动平台后端面顶接;所述的压电陶瓷驱动器B的螺纹端与基座连接、另一端与微动平台下端面连接;所诉的压电陶瓷驱动器A的螺纹端与基体连接、另一端与微动平台侧端面连接;所述的连接板安装在车床上。
本发明工作时,任意型号的车刀通过夹具连接到微动平台上,在三个压电陶瓷驱动器的驱动作用下,微动平台带动车刀振动,使刀尖处的运动轨迹合成一个三维椭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本发明的振动部件为一个三自由度柔顺机构,是一个整体构件,因此刀架的振动部件无需装配定位,无摩擦损耗和运动间隙;
2、本发明采用压电陶瓷驱动器直接驱动微动平台,使椭圆运动的相角、幅值、频率调节起来更为方便;
3、压电陶瓷驱动器C与微动平台接触的面为球面,消除另两个方向上的转动对该自由度的影响,最大程度上降低了运动耦合,简化了控制;
4、本发明零件数量少,加工简单,安装方便;装置体积小质量轻,便于加工,装配方便;
5、本发明的夹具可安装任意型号的车刀,通用性强。
本发明共有附图7张,其中:
图1为本发明整体装配图;
图2为基座与压电陶瓷驱动器B、压电陶瓷驱动器C的装配图;
图3为振动部件与压电陶瓷驱动器7的装配图;
图4为压电陶瓷驱动器的安装方式示意图;
图5为所合成的椭圆在X-Y平面的投影图;
图6为所合成的椭圆在Z-Y平面的投影图;
图7为所合成的椭圆在X-Z平面的投影图。
图中:1、顶盖,2、振动部件,3、基座,4、夹具,5、连接板,6、紧定螺钉,7、压电陶瓷驱动器A,8、压电陶瓷驱动器B、9、压电陶瓷驱动器C,10、柔顺单元A,11、柔顺单元B,12、柔顺单元C,13、柔顺单元D,14、柔顺单元E,15、微动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交通大学,未经大连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11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