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处理油基钻屑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270862.6 申请日: 2014-06-17
公开(公告)号: CN104059867B 公开(公告)日: 2016-11-23
发明(设计)人: 闫志英;袁月祥;操卫平;张博廉;许力山;李东;刘晓风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仁智油田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A62D3/02;C12R1/385;C12R1/01
代理公司: 成都赛恩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2 代理人: 高利丹
地址: 610041 四川***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处理 油基钻屑 微生物 复合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处理油基钻屑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具体涉及根据微生物生态学原理,利用菌株之间的共生、互生、协同作用等相互作用关系构建成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油气勘探开发的发展,多分支井、水平井和复杂地质井钻井越来越多,井壁稳定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油基钻井液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不断的发展,相应产生的废弃油基污染物的数量不断增加。其中油基钻屑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有机物等污染物,已被列入国家危险废弃物。

油基钻屑一般暂存在井场中,由于渗漏、溢出、淹没等原因会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地、植被等造成严重的污染事故和安全隐患。油基钻屑中一般含油率在10%-30%,一般来说一口中等深度的井产生废弃钻屑100-200m3,其中含有大量的苯系物、酚类、蒽、芘等有恶臭的有毒致癌物质,成分十分复杂。油基钻屑直接排放将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机污染物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2、石油类对植物的生长有毒害作用,长期滞留土壤抑制植物生长和土壤微生物繁殖;3、高浓度可溶性盐会造成周围土壤硬化,减少土壤肥力;4、油基钻屑中含有大量的铜、铅、铬等重金属离子,进入土壤后被作物吸收最终通过食物链作用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

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安全的要求加强,解决油基钻屑的无害化、资源化利用问题已经成为油气工业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新课题。由于油基钻屑成分的复杂性和高毒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成熟的技术能够将钻屑中的油类物质完全降解。目前油基钻屑无害化处理主要分为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三种方法。其中物化处理技术是国内外如今普遍采用较成熟的方法,但该技术大多都存在处理费用高昂、二次污染严重、普适性差等问题;生物处理技术被认为最经济和最具永续利用的环保型技术。该技术在国外起步较早,现已得到较多应用,而国内对于油基钻屑的微生物处理技术应用还较为匮乏,因此开发新型高效的油基钻屑的微生物处理技术与应用研究,对保障油气田勘探开发的正常进行、保护油气田安全、绿色、和谐的可持续生产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微生物处理油基钻屑的核心是高效降油功能微生物菌种,通过分离筛选高效降油功能菌株并优化组合配伍成微生物菌剂,再接种于油基钻屑中可以有效降低其含油量,实现油基钻屑的无害化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为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的油基钻屑提供一种符合环保要求、可操控性强、经济适用、可持续利用的微生物复合菌剂,以及该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处理油基钻屑的微生物复合菌剂,该复合菌剂包含保藏号为CGMCC NO:8983的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和保藏号为CGMCC NO:8984的鲍曼 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处理油基钻屑的微生物复合菌剂中,所述的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和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的菌数比为2:1~6:1。

其中涉及菌株是采用选择性培养基法筛选得到:在受油基钻屑污染的生境中取土样,将土样加入含有柴油的选择性液体培养基中培养,通过长期胁迫生长,再将胁迫培养的培养液通过含有柴油的选择性固体培养基分离得到高活性菌株—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和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

其中涉及的相关保藏信息为:

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2014年4月1日;保藏编号:X7(CGMCC NO:8983)和X11(CGMCC NO:8984);分类名:X7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X11为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

所述菌剂既可以是液态的,也可以是固态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处理油基钻屑的微生物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1、所用的菌株为二株细菌,分别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仁智油田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仁智油田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08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