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泥分解炉燃烧器富氧装置的富氧助燃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70847.1 | 申请日: | 2014-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33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葛中伟;王政伟;朱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嘉和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7/00 | 分类号: | F23C7/00;F23L1/00;F23N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泥 分解 燃烧 器富氧 装置 助燃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泥窑的燃煤燃烧器装置,尤其是一种水泥分解炉燃烧器富氧装置的富氧助燃方法。
背景技术
三通道和多通分解炉燃烧器利用直流、旋流组成的射流方式来强化煤粉燃烧过程。内风采用旋流可以在中心造成内部回流,以便卷吸高温烟气。旋转射流在初期以其湍流强度大、混合强烈,动量和热量传递迅速。煤、风采用高压输送,煤粉浓度高,流速较低,且风量较小,这样,着火所需求的热量就比较少,所以有良好的着火性能;外风采用直流风,直流射流早期湍流强度并不是很大,但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使得煤粉气流着火后的末端湍流强度增加,大大强化了固定碳的燃烬。外风风压依然很高,风速一般也较高,风量并不大,故可以增强外风卷吸炽热燃烧烟气的能力;内风、煤风和外风采用同轴套管方式制作,喷出后的混合过程是逐渐进行的。分级燃烧过程使整个燃烧过程更加合理,也使燃烧过程中的有害产物生成量减少。三通道和多通水泥窑分解炉燃烧器强化煤粉着火、燃烧和燃烬;水泥窑分解炉燃烧器,分解炉内燃煤多系无焰燃烧、炉内温度较分解炉燃烧带低得很多。这些水泥窑分解炉高耗能的燃煤水泥窑,问题是水泥窑分解炉燃烧器燃烧的煤量巨大;由于燃煤资源的减少,低燃烧率的劣质煤,也大量使用于分解炉中,使得分解炉的耗煤量大,废气的排量也随之增大。鉴于上述诸多的问题,需要改进分解炉燃烧器的富氧装置及其富氧助燃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水泥窑分解炉中的燃煤燃烧不尽,造成的高耗能,不能环保排放;低燃烧率的劣质煤,加重分解炉燃煤的燃烧不尽,增大耗煤量,废气的排量也随之增大;通过合理的设计,提供一种水泥分解炉燃烧器富氧装置的富氧助燃方法,给水泥分解炉中煤粉的燃烧提供富氧,水泥窑煤粉燃烧器煤粉的燃烧具备更加充足的氧量,提高了煤粉的燃烧速率,降低了煤粉的燃点、降低了燃烧器用风量、炉内温度场火焰温度升高,燃料燃烧更加完全;节煤率达到10%左右;水泥窑的窑尾燃烧器煤粉在富氧气氛下燃烧,烟气中CO的含量减小,NO_x含量随富氧程度呈现出下降;减少了NO_x的排放,节煤率达到15%左右,确保水泥窑正常运转。
本发明了实现上述的发明目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水泥分解炉燃烧器富氧装置,是由窑尾外层管道、窑尾外层进风管口、窑尾煤粉风流管道、窑尾煤风管道、窑尾富氧风道、窑尾耐火混凝土、窑尾进风管口、窑尾内风管道构成;水泥分解炉燃烧器富氧装置设置四根管道,管中管同轴设置:窑尾中央管道外周设置窑尾煤风管道,窑尾煤风管道外周设置窑尾外层管道、窑尾外层管道外周设置窑尾耐火混凝土;各管道的一端与窑尾内风管道的出口平齐设置,为窑尾的总出口;窑尾内风管道的尾端构成进口,窑尾内风管道外侧设置窑尾煤风管道;窑尾煤风管道的进口段一侧设置窑尾进风管口,窑尾煤风管道的另一侧设置窑尾煤粉风流管道;窑尾煤风管道的尾端与窑尾内风管道进口管段的外侧设置法兰;窑尾煤风管道出口管段的外侧设置窑尾外层管道,窑尾外层管道一侧设置窑尾外层进风管口。
窑尾外层进风管口与窑尾进风管口之间设置窑尾富氧风道,窑尾外层进风管口中的窑尾富氧风道管端预留富氧的进风口;窑尾内风管道上设置一个富氧输送管口。
浓度是23%~50%的富氧通过窑尾外层进风管口中窑尾富氧风道的进风口,富氧通过窑尾富氧风道进入窑尾进风管口,通过窑尾进风管口输入窑尾内风管道,由窑尾内风管道的出口进入水泥分解炉;同时煤粉的风流通过窑尾煤风管道向水泥分解炉中输入煤粉;窑尾内风管道的浓度是23%~50%富氧的内风流与煤粉风流在出口时充分混合,富氧与煤粉风流混合后进入水泥分解炉中,与水泥分解炉燃烧场中的1300℃高温,富氧与煤粉风流迅速燃烧,燃烧场的温度能够提高450℃后,燃烧场的温度能够1700℃以上。
同时输入窑尾煤粉风流管道的煤粉和窑尾富氧风道的23%~50%富氧的内风流,在出口输出时充分混合后进入水泥分解炉中,炉中燃烧场的温度能够达到1700℃以上,1700℃以上燃烧场中的游离碳形成黑烟前的过程中彻底燃烧,游离碳变为可燃烧的燃料;与此同时,富氧的输入能使水泥的熟料催化剂氧化燃烧;燃烧场温度1700℃以上时,燃烧场中的CO被燃烧、NOx的排放减少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嘉和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嘉和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08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