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控制变压器投入、退出运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70460.6 | 申请日: | 2014-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94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海;赵广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双鸭山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张宏威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控制 变压器 投入 退出 运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现代化城镇建设中许多居民小区建设规模大,入住人口多,供电需求较大,供电系统为运行检修方便快捷和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供电变压器设计为多台变压器并列运行。人类日常生活的活动规律,使得用电负荷在24小时内较大变化,用电高峰的早中晚负荷最高,其他时间较低,特别在夜晚会出现零负荷用电情况。此时变压器处于空载运行状态,空载损耗较大,浪费能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变压器低负荷、零负荷空载运行能源消耗大的问题,从而提供了一种自动控制变压器投入、退出运行装置。
自动控制变压器投入、退出运行装置,它包括电流感应器1、滑动电阻2、电磁继电器3、真空开关4和延时调节装置5;
电流感应器1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滑动电阻2的一个固定端,滑动电阻2的可调端和一个固定端连接延时调节装置5的信号输入端,所述延时调节装置5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电磁继电器3的感应线圈,所述电磁继电器3的感应开关和真空开关4串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安装在进线母线与控制变压器之间,控制系统设定长期运行变压器负荷电流界限值,当变压器负荷达到设定值时,电流感应器中电流达到定值,控制电磁继电器将真空开关闭合,启动需要控制变压器,负荷由两台变压器共同承担。多台变压器并联运行时,按并联顺序依次启动。当负荷下降达到电流界限值以下时,电流感应器电流下降,电磁继电器将真空开关断开,负荷由长期运行变压器承担。为避免电磁继电器频繁启动真空开关,缩短其使用寿命,在控制回路中增设延时调节装置,负荷电流下降到规定电流界限值以下,并且稳定运行一段时间该装置启动、断开相应变压器,使得变压器低负荷、零负荷空载运行能源消耗同比减小了20%。
附图说明
图1为自动控制变压器投入、退出运行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自动控制变压器投入、退出运行装置的安装位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自动控制变压器投入、退出运行装置,它包括电流感应器1、滑动电阻2、电磁继电器3、真空开关4和延时调节装置5;
电流感应器1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滑动电阻2的一个固定端,滑动电阻2的可调端和一个固定端连接延时调节装置5的信号输入端,所述延时调节装置5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电磁继电器3的感应线圈,所述电磁继电器3的感应开关和真空开关4串联。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对于安装并列运行的2台及以上变压器变台或配电室,设置一台长期运行变压器,将该装置安装在进线母线与需要控制变压器之间,电流感应器1安装在任意一项导线上,滑动电阻2设定电流界限值数值为长期运行变压器额定负荷的70%设定,并接收电流感应器传递的电流值,当高于或低于设定的电流时,电流感应器控制电磁继电器分、合真空开关4。
电流感应器1实时监测导线电流变化,电流感应器将测到的电流传到电磁继电器2。当电流高于控制系统设定的电流界限值时,电磁继电器启动,将真空开关4闭合,启动控制变压器,负荷由两台变压器共同承担。多台变压器并联时,按并联顺序依次启动。
当负荷电流低于控制系统设定的电流界限值时,电磁继电器将真空开关4断开,负荷由长期运行变压器承担。
为避免机械装置频繁启动真空开关,缩短其使用寿命,在控制回路中增设延时调节装置5,当负荷电流低于控制系统设定的电流界限值时,延时功能按设定延时时间控制电磁继电器断开时间,以保证负荷电流处于平稳状态后,将真空开关断开,避免负荷波动频繁分、合真空开关,减少使用年限。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对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自动控制变压器投入、退出运行装置作进一步限定,本实施方式中,电流感应器1采集三相电源中一相的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双鸭山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双鸭山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04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控制电源供应组件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驱蚊型发光二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