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电元件和蓄电池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70007.5 | 申请日: | 2014-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416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宫崎明彦;森澄男;加古智典;中井健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2/16;H01M4/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葛凡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元件 蓄电池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抑制蓄电元件压坏时的温度上升的技术。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知将正极板隔着间隔件重叠负极板而成的蓄电要素收纳于壳体内而成的蓄电元件(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
在该现有技术中,通过规定正极板的拉伸伸长率,使得在蓄电元件的压坏方面的安全性提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710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如仅简单规定正极板的拉伸伸长率,在蓄电池被压坏时有可能不能充分地抑制正极板和负极板的短路。因此,根据现有技术,在蓄电元件被压坏时,难以充分地抑制蓄电元件的温度上升。
在本说明书中提供抑制蓄电元件压坏时的温度上升的技术。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蓄电元件具备:正极板、负极板、间隔件和壳体,所述正极板在正极基材上形成有包含正极合剂的正极合剂层,所述负极板在负极基材上形成有包含负极合剂的负极合剂层,所述间隔件夹隔于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之间,并且在基材上形成有包含耐热粒子的耐热层,所述壳体将所述正极板、所述负极板和所述间隔件收纳于内部,并且实际上呈长方体形状并具有一对长侧面和一对短侧面,将沿构成所述长侧面的边缘的一边的方向作为第一方向,将沿垂直于所述一边的另一边的方向作为第二方向,在所述正极板和所述间隔件收纳于所述壳体内的状态下,将所述间隔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拉伸伸长作为分子、所述正极基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拉伸伸长作为分母时的比值为4~68,在所述正极板和所述间隔件收纳于所述壳体内的状态下,将所述间隔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拉伸伸长作为分子、所述正极基材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拉伸伸长作为分母时的比值为4~68,将所述耐热层的厚度作为分子、所述正极基材厚度作为分母时的比值为0.25~0.70,在所述耐热层中包含的所述耐热粒子的质量相对于所述耐热层的质量的比例为30%~99%。
根据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能够抑制蓄电元件压坏时的温度上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蓄电元件的立体图。
图2是将蓄电元件在垂直于长侧面的平面切断的截面图。
图3是表示层叠有正极板、间隔件和负极板的状态的部分放大截面图。
图4是表示在第一方向的圆棒压坏试验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在第二方向的圆棒压坏试验的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的概要)
首先,对本实施方式的蓄电元件的概要进行说明。
根据本说明书公开的蓄电元件是如下的蓄电元件,其具备:正极板、负极板、间隔件和壳体,所述正极板在正极基材上形成有包含正极合剂的正极合剂层,所述负极板在负极基材上形成有包含负极合剂的负极合剂层,所述间隔件夹隔于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之间,并且在基材上形成有包含耐热粒子的耐热层,所述壳体将所述正极板、所述负极板和所述间隔件收纳于内部,并且实际上呈长方体形状并具有一对长侧面和一对短侧面,将沿构成所述长侧面的边缘的一边的方向作为第一方向,将沿垂直于所述一边的另一边的方向作为第二方向,在所述正极板和所述间隔件收纳于所述壳体内的状态下,将所述间隔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拉伸伸长作为分子、所述正极基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拉伸伸长作为分母时的比值为4~68,在所述正极板和所述间隔件收纳于所述壳体内的状态下,将所述间隔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拉伸伸长作为分子、所述正极基材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拉伸伸长作为分母时的比值为4~68,将所述耐热层的厚度作为分子、所述正极基材厚度作为分母时的比值为0.25~0.70,在所述耐热层中包含的所述耐热粒子的质量相对于所述耐热层的质量的比例为30%~99%。
根据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的蓄电元件,能够抑制压坏时的温度上升。这被推测为是如下的机理引起的。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的蓄电元件被压坏时,首先认为正极基材先于间隔件断裂。由此,蓄电元件的内部在间隔件保持形状的状态下成为正极板被切断为多个的状态。其结果是首先能够抑制正极板和负极板直接接触。由此,能够抑制在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流过短路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未经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00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极、二次电池、电池组、电动车辆和电力存储系统
- 下一篇:有机发光二极管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