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小差分电路阻抗不匹配程度的绕线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69970.1 | 申请日: | 2014-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39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胡立燕;张柯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H05K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王丹;栗若木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小 电路 阻抗 匹配 程度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差分电路阻抗调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小差分电路阻抗不匹配程度的绕线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信号的传输速率越来越高,阻抗匹配的一致性要求更为严格,阻抗匹配的含义为负载阻抗和传输线上的特征阻抗相等。
在差分信号系统中,差分对信号不等长以及阻抗不匹配,会减小差分对信号之间的差值,增加误码率,产生共模噪声,增加电磁干扰辐射(EMI)。目前在设计差分信号系统的PCB板时,由于走线环境的影响,差分对信号常常出现不等长的情况,为避免差分对信号的不等长,现常采用INTEL PDG中要求的2H3W原则(即绕线处的传输线间距小于原始传输线间距的2倍,相邻绕线处之间的间隔以及每个绕线处的宽度是线宽的3倍)进行绕线。然而,这种绕线方式在绕线处提高了差分对信号的间距,增大了传输线的特征阻抗,从而造成差分电路的阻抗不匹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小差分电路阻抗不匹配程度的绕线方法和系统,以解决如何实现在保证差分对信号等长的基础上,减小差分电路阻抗不匹配带来的不利影响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小差分电路阻抗不匹配程度的绕线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设定原则进行绕线,所述设定原则包括:2H3W原则;
在绕线处增大导线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在绕线处增大导线宽度,包括:
根据差分电路的负载阻抗以及基于2H3W原则绕线后产生的传输线阻抗确定需减小的传输线阻抗;
根据需减小的传输线阻抗确定增大的导线宽度;
根据所述增大的导线宽度调整在绕线处的线宽。
进一步地,所述设定原则还包括:
每个绕线处宽度为初始导线宽度的3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减小差分电路阻抗不匹配程度的绕线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绕线模块,线宽调整模块,其中:
所述绕线模块,用于基于设定原则进行绕线,所述设定原则包括:2H3W原则;
所述线宽调整模块,用于在绕线处增大导线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线宽调整模块,用于在绕线处增大导线宽度,包括:
根据差分电路的负载阻抗以及基于2H3W原则绕线后产生的传输线阻抗确定需减小的传输线阻抗;
根据需减小的传输线阻抗确定增大的导线宽度;
根据所述增大的导线宽度调整在绕线处的线宽。
进一步地,
所述设定原则还包括:每个绕线处宽度为初始导线宽度的3倍。
上述技术方案在绕线处增大导线宽度,降低了传输线的阻抗,进而减小了因2H3W原则进行绕线造成的阻抗不匹配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减小差分电路阻抗不匹配程度的绕线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差分信号线示意图;
图3-1为基于2H3W原则进行绕线的差分信号PCB图;
图3-2为基于本实施例的绕线方法进行绕线的差分信号PCB图;
图4为差分电路分别在不进行绕线、基于2H3W原则进行绕线后、以及基于本实施例的绕线方法进行绕线后,传输线阻抗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施例的减小差分电路阻抗不匹配程度的绕线系统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图1为本实施例的减小差分电路阻抗不匹配程度的绕线方法流程图。
S101基于设定原则进行绕线,所述设定原则包括:2H3W原则;
所述设定原则还包括:每个绕线处的宽度是初始导线宽度的3倍,以保证绕线处阻抗突变不会太大;所述初始导线宽度为没有进行绕线的导线的宽度;
S102在绕线处增大导线宽度。
进行上述步骤绕线后的差分信号线如图2所示;
在绕线处增大导线宽度可降低传输线的阻抗,进而减小了因2H3W原则进行绕线带来的传输线阻抗增大造成的阻抗不匹配程度。
为实现差分电路的阻抗匹配,在绕线处增大导线宽度时,可先根据差分电路的负载阻抗以及基于2H3W原则绕线后产生的传输线阻抗确定需减小的传输线阻抗;然后根据需减小的传输线阻抗确定增大的导线宽度,可利用现有的阻抗计算软件计算出增大的导线宽度;最后根据所述增大的导线宽度调整在绕线处的线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未经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99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路板和显示装置
- 下一篇:降低液态气体充装用低温泵出口压力波动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