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路路径规划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69925.6 | 申请日: | 2014-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02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 发明(设计)人: | 程晓翀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苏州供电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Q11/00 | 分类号: | H04Q11/00;H04L12/721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项丽 |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路径 规划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光纤通信网络中的两点之间规划适宜光路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力通信网络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了通信方式多样化、结构复杂、功能完善的现代化通信网络。特别是近十多年来,随着光纤通信的普及,通信网的规模在节点数量和光缆数量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光纤网络已呈蛛网式分布,这使得两个通信节点设备之间的光路可选择的路径方案非常多。
以往光路选择通常会采用人工查阅光缆资料和网络拓扑的方法进行规划,费时费力,且容易错失最优路径。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快速高效的规划两节点之间路径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省时省力地在电力通信光缆网络中选择两节点间路径的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光路路径规划方法,用于在由若干光缆及其上的节点构成的光纤通信网络中的某两个节点间规划选择适宜路径,该方法包括
(1)在所述的光纤通信网络中确定路径的起点和终点;
(2)将所述的终点定义为第0层节点,并由所述的第0层节点向外泛洪,寻找与所述的第0层节点直接相邻的节点并定义为第1层节点,在各个所述的第1层节点处标识其与所述的终点之间由光缆构成的光路的代价值;
由所述的第1层节点向外泛洪,寻找与所述的第1层节点直接相邻且之前并未寻找过的节点并定义为第2层节点,在各个所述的第2层节点处标识其与所述的终点之间由光缆构成的累计的光路的代价值;
以此类推,直至所有节点均被寻找过并标识其与所述的终点之间光路的代价值;
(3)寻找所述的起点和所述的终点之间代价值最小的一条光路及其最小代价值M;
(4)设定代价权限值N,并根据所述的最小代价值M和所述的代价权限值N计算最大允许代价值X,X=M+N;
(5)重新将所述的起点定义为第0层节点,并由所述的第0层节点向外泛洪,寻找与所述的第0层节点直接相邻的节点并重新定义为第1层节点,判断所述的第1层节点与所述的起点之间由光缆构成的累计的光路的代价值和所述的第1层节点与所述的终点之间由光缆构成的累计的光路的代价值之和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的最大允许代价值X;
若是,则该第1层节点满足要求,若否,则该第1层节点不满足要求;
由满足要求的所述的第1层节点向外泛洪,寻找与所述的第1层节点直接相邻且之前并未被寻找过的节点并重新定义为第2层节点,判断所述的第2层节点与所述的起点之间由光缆构成的累计的光路的代价值和所述的第2层节点与所述的终点之间由光缆构成的累计的光路的代价值之和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的最大允许代价值X,来找到满足要求的第2层节点;
以此类推,直至泛洪至所述的终点;
(6)将所有满足要求的节点所在的光路放入路径库中,从而获得所述的起点与所述的终点间的适宜路径。
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的代价值根据所述的光缆的参数通过算法生成。
所述的光缆的参数包括但不限于所述的光缆的类型、长度、衰减、空纤数。
泛洪寻找节点时规避所述的光纤通信网络中所有光缆的起点和终点以及设定规避的光缆或节点。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对光路进行规划,快速、准确地寻找到通信网络中两节点之间的适宜路径,避免错失较优的路径。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光路路径规划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如附图1所示的一种光路路径规划方法,其用于在由若干光缆及其上的节点构成的光纤通信网络中的某两个节点间规划选择适宜路径。
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确定起讫点:
在光纤通信网络中确定待规划路径的起点和终点。
2、逐层泛洪并标识代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苏州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苏州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99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