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减震抗拉测力支座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69864.3 | 申请日: | 2014-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84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田仲初;朱华栋;蒋田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马强 |
地址: | 410014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减震 测力 支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减震抗拉测力支座。
背景技术
随着桥梁的修建技术越来越发达和桥梁结构日益复杂多样化,对桥梁各个细部构造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桥梁支座而言,不仅需要有普通支座的功能,还要求抗震,抗拉,测力等功能。目前应用于桥梁结构上的减震抗拉支座主要有天然橡胶支座、铅芯橡胶支座和铸钢球形支座。这些支座虽然具备抗震抗拉功能,但不具备测力功能。具备测力功能的支座能实现对支座受力状况的实时监控,以达到随时了解支座健康状况的目的。而目前对支座健康状况的了解基本依靠经验,故不能准确掌握支座维护保养的周期。对问题支座的处理不及时,将导致由于墩台沉降、支座脱空等原因造成的梁体三点支撑而出现灾难性事故。因此,实时监控支座受力状况,并第一时间处理问题支座是避免桥梁灾难性事故的一个有效而经济的办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智能减震抗拉测力支座, 监测支座抗拉和抗压时的受力状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减震抗拉测力支座,包括下支座板和上支座板,所述下支座板两端各固定有一块上扣合板,两块上扣合板之间的下支座板上设置有垫块;所述垫块上设置有滑块;所述上扣合板顶端远离所述滑块的一侧设有一水平部分;两块上扣合板远离所述滑块一侧的下支座板上设置有下扣合板,且所述下扣合板为L形;所述L形的水平部分靠近所述下支座板且设置在所述上扣合板水平部分下方;所述上支座板覆盖所述上扣合板和下扣合板,且能在所述滑块上水平移动;所述下扣合板L形水平部分上表面固定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垫块与所述上扣合板之间固定有多个测力传感器。
所述上扣合板和压力传感器的之间、所述滑块和所述上扣合板之间、所述上扣合板和下扣合板之间均设有缓冲橡胶块。
所述上扣合板的水平部分长度大于所述下扣合板L形水平部分。
所述多个测力传感器均与数据采集模块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将减震、抗拉、抗剪和测力结合于一体,使用非常方便;本发明实现了监测支座抗拉和抗压时的受力状态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上支座板仰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下支座板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下扣合板示意图;
其中,
1:滑块;2:第一摩擦面;3:上支座板;4:第二摩擦面;5:垫块;6:第二摩擦面;7:下支座板;8:缓冲橡胶块;9:上支座板螺栓;10:上扣合板;11:预留活动空隙;12:测力传感器;13:预留活动空隙;14:下支座板螺栓;15:下扣合板;16:抗剪螺栓;17:压力传感器;18:缓冲橡胶块;19:缓冲橡胶块。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智能减震抗拉测力支座主要包括上支座板3,滑块1,下支座板7和下扣合板15四大部分。其中上支座板3和下支座板7分别用螺栓固定在梁体和支座垫石上。下支座板7内腔设置垫块5,垫块与下支座板壁之间安装压力传感器12,垫块上方设有滑块1,滑块四周裹有一层缓冲橡胶块8。1、3、5、7之间均为摩擦面,第一摩擦面2,第二摩擦面4和第三摩擦面6都安装有聚四氟乙烯板。与下支座板相连的上扣合板10外缘贴有缓冲橡胶块19。下扣合板15通过抗剪螺栓16与上支座板相连,形成了预留活动空隙11和13。下扣合板15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7, 压力传感器17上方贴有一层缓冲橡胶块18。
本发明的滑块为球状滑块,垫块为锲形
参见图3,共有8个测力传感器12,通过传感器数据线20将信号汇集至数据采集模块21。
正常工作情况下,上支座板3可在第一摩擦面2上做限位滑动,以满足梁体温度荷载和收缩徐变引起的支座位移。可通过调整预留活动孔隙11的大小来调节3所能达到的最大位移。
当支座承受水平剪力引发变形时,限位条(下扣合板)与下支座板上的缓冲橡胶块19接触,就能够限制上支座板的位移,起到抗剪的效果。
当支座承受竖向拉力时,上扣合板10和下扣合板15竖向相互靠近挤压,产生抵抗力与外加拉力相抵消,达到抗拉的效果。
地震来临时,球状滑块能在第二摩擦面4上能做小幅度滑动,上支座板3能在第一摩擦面2上做大幅度滑动,当滑动幅度过大,限位条被剪断,则上支座板3在第一摩擦面2上能做自由滑动。通过双滑动面的摆动,既能延长梁体的震动周期,起到隔震作用,又能在地震动能过大时通过剪断限位条释放地震荷载,保护梁体和桥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98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