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高血脂症的药物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69395.5 | 申请日: | 2014-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9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刘青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青振 |
主分类号: | A61K36/815 | 分类号: | A61K36/815;A61P3/06;A61K35/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高血脂 药物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病的药物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高血脂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血脂是指人体血浆中所含脂质的总称,它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血脂与载脂蛋白相结合形成脂蛋白,脂蛋白溶于血浆进行转运与代谢,当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中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时(即当血清中胆固醇超过正常值230mg/100ml,甘油三脂超过140mg/100ml,β-脂蛋白超过390 mg/100ml以上时),即称为之为高脂血症。高脂血症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中医常将此病归于“痰浊”、“痰瘀”的范畴面。
目前中医治疗高血脂症主要采用以下三个方:
1.调理脾胃化痰除湿。“脾为生痰之源”,脾脏之盛衰与痰浊的生成有着重要关系。脾主运化而升清,倘脾之运化功能正常,则水津得以生化,水饮痰浊无以积聚; 若平素嗜食肥甘厚味,脾胃受损,其运化升降失常,水谷不化精微,熏蒸凝聚,成痰成浊。如《景岳全书》说:痰即人之津液,无非水谷之所化,但化得其正,则形体强,营卫充; 若化失其正,则脏腑病,津液败,而气血即成“痰诞”。其痰浊即生,存积体内,郁滞脉道而引发高脂血症。
2. 滋养肝肾柔脉化浊。肝体阴而用阳,依赖肾水润养资生,肝体得其濡养,肝气条达舒畅而疏展自如,气血平和,经络通畅,是谓阴平而阳秘。若因素体阴亏,阴虚不能涵阳,虚火妄动,则肝阴亏损,或肝失疏泄,气郁化火,内耗阴血,导致阴津亏损、燥热内生、络脉失柔、热灼津液、成痰生浊。
3. 化痰逐瘀补肾固本。患痰浊之疾日久,阴浊之邪内盛,阳气难伸,终致脾阳虚衰损及肾阳。肾阳乃阳气之根本,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土,使脾的运化功能难以正常。肾为水脏,主化气行水,水液之所以能在体内敷布运行,有赖肾的气化作用。若肾阳虚衰,气不化水,则水气内停,凝集成痰成浊。因此张景岳说: 痰之化无不在脾,痰之本无不在肾。痰浊为病,其性粘滞凝涩,常可导致经脉痹阻、瘀血内生,痰浊与瘀血交结不解,相互转化,相互兼挟,使病情更为繁杂。
西医对对高血脂症的研究和治疗取得了较大成果,西药如他汀类、贝特类药物等,但需长期用药,长期用药大多会引起肝肾功能、肌肉损害及停药后血脂反跳等副作用。可以说是指标效果很棒,但不治本。中医药在高脂血症的治疗中,具有副作用小,而且具有从根本上,整体上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标本兼治,长远效果良好等优点而受到越来越多的患者的青睐。充分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和中药毒副作用少的优势,应用中药复方制剂或单味中药治疗高脂血症,是本发明的研究重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疗效好、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的治疗高血脂症的中药组合物。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五灵脂30-60 苍术30-60 瓜蒌12-20 枸杞子10-20
丹参10-20 夏枯草30-60 地骨皮6-12 麻黄6-12
柴胡20-40。
作为优选,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五灵脂40 苍术40 瓜蒌15 枸杞子15 丹参15
夏枯草60 地骨皮8 麻黄8 柴胡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青振,未经刘青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93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态成像器件和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插座导电片的无铆钉铆接工艺及其插座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