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粉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69128.8 | 申请日: | 2014-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44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友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友晶 |
主分类号: | F23D1/00 | 分类号: | F23D1/00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杨彪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粉燃烧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煤粉燃烧装置存在以下不足:1、体积庞大且沉重,难以运输和安装,2燃烧效果不理想,煤粉燃烧不够充分。现有的煤粉燃烧装置体积庞大、沉重的原因在于,为了防止燃烧装置被高温烧毁,其内部设置有由耐火砖构成的厚厚的耐火层;燃烧不理想的原因是,一方面,助燃风在喷火口处温度降低,从而,降低了火焰的温度,另一方面,助燃风为直线流动,将大量未充分燃烧的煤粉直接吹出燃烧装置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粉燃烧器,它内部无须安装耐火层,可大幅减小体积和重量,便于运输和安装;另外,它可利用助燃风自行散热和充分搅动煤粉,确保燃烧效果,从而,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煤粉燃烧器,包括管状壳体,管状壳体的后端开设进风口,管状壳体的前端设有火焰罩,火焰罩前端开设喷火口,火焰罩沿出风方向依次由渐扩部、过渡部和渐缩部构成;管状壳体内安装点火棒,点火棒的外周安装第四套,第四套的外周安装第三套管,第三套管的外周安装第二套管,第二套管的后部外周安装进煤器,进煤器的进煤口位于管状壳体外;管状壳体内安装风机,风机位于进煤器后方;第四套与第三套管之间构成第一风腔,第三套管和第二套管之间构成输煤腔。
为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套管的外周安装第一导风罩,第一导风罩为渐扩管形,第一导风罩的出风口位于火焰罩内,第一导风罩的出风口与火焰罩之间构成环形风道,第一导风罩的进风口位于管状壳体或火焰罩内,第一导风罩侧壁母线与轴线的夹角为α。所述第二套管的外周安装第二导风罩,第二导风罩为渐扩管形,第二导风罩的出风口位于火焰罩内,第二导风罩的出风口与火焰罩之间构成环形风道,第一导风罩的进风口位于管状壳体或火焰罩内,第二导风罩侧壁母线与轴线的夹角为β,β>α,第二导风罩位于第一导风罩与第二套管之间。所述第二套管的外周安装第一套管,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之间构成第二风腔,第二风腔的前部设有环形挡风板,环形挡风板上有数个通风孔,数个通风孔以第四套为中心呈圆形分布,第二套管位于第一导风罩内。所述α小于80度。所述过渡部侧壁的母线是直线。所述过渡部是侧壁的母线是弧线。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它虽体积小,但内腔大,便于火焰剧烈燃烧。它无须烘炉,点火燃烧时就能达到本体的最大功率。它也无须依靠一个高温且体积庞大的炉体来维持炉内温度,从而确保火焰持续剧烈燃烧,从而,能在任何工况下使煤粉充分燃烧。它的体积与功率比值高于现有所有煤粉燃烧装置。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和使用简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煤粉燃烧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Ⅰ部放大图;图3是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管状壳体 2风机 3风机固定座 4风机叶片 5第一套管 6输煤通孔 7第四套管 8蜗壳进煤器 9进煤口 10第一导风罩 11第二导风罩 12火焰罩 14第一固定杆 15第二固定杆 16螺旋叶片 17点火棒 18第三套管 19第二套管 20环形挡风板 21通风孔 22进风口 23喷火口 24渐扩部 25过渡部 26渐缩部 27第一风腔 28输煤腔 29第二风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友晶,未经张友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91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作为丙型肝炎抑制剂的桥环化合物及其药物组合物和用途
- 下一篇:连体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