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方向性电磁钢板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68852.9 | 申请日: | 2011-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9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坂井辰彦;滨村秀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1D8/12 | 分类号: | C21D8/12;C21D1/26;C21D10/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陈建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向性 电磁 钢板 制造 方法 | ||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1年9月9日、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180042870.X、发明名称为“方向性电磁钢板及其制造方法”(PCT/JP2011/070607号国际申请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发明专利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合变压器的铁芯等的方向性电磁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本申请基于2010年9月9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0-202394号主张优先权,在这里援引其内容。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减小方向性电磁钢板的铁损的技术,有向基底金属的表面导入应变而使磁畴细分的技术(专利文献3)。但是,对于卷绕的铁芯而言,由于在其制造工序中要进行消除应力退火,因此导入的应变在退火时会被缓和而使磁畴的细分变得不充分。
作为弥补该缺点的方法,有在基底金属的表面上形成槽的技术(专利文献1、2、4、5)。此外,还有在基底金属的表面上形成槽、并且形成从该槽的底部沿板厚方向至基底金属的背面的晶体晶界的技术(专利文献6)。
对于形成槽和晶界的方法而言,铁损改善效果好。但是,对于专利文献6所记载的技术而言,生产率显著降低。其原因在于,为了得到期望的效果,需要使槽的宽度为30μm~300μm左右,并且为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形成晶体晶界,需要将Sn等附着在槽上并退火、对槽施加应变或者发射用于对槽进行热处理的激光或等离子体等。即,其原因在于,要准确地匹配狭窄的槽来进行Sn的附着、应变的施加、激光的发射等处理是很困难的,为了实现上述处理,至少需要使钢板通行速度极慢。专利文献6中列举了进行电解蚀刻的方法作为形成槽的方法。但是,为了进行电解蚀刻,需要进行抗蚀剂的涂布、使用了蚀刻液的腐蚀处理、抗蚀剂的除去和清洗。因 此,工时数和处理时间大幅增加。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昭62-5357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公昭62-5487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昭56-5152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6-57335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3-129135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平7-268474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00-109961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平9-49024号公报
专利文献9:日本特开平9-26832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工业性地批量生产铁损少的方向性电磁钢板的方向性电磁钢板的制造方法及铁损少的方向性电磁钢板。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达成该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手段。
(1)即,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方向性电磁钢板的制造方法具有下述的工序:冷轧工序,在该工序中,在使含有Si的硅钢板沿钢板通行方向移动的同时对其进行冷轧;第一连续退火工序,在该工序中,使所述硅钢板发生脱碳和一次再结晶;卷取工序,在该工序中,将所述硅钢板卷取而得到钢板卷;槽形成工序,在该工序中,在从所述冷轧工序至所述卷取工序的期间,从所述硅钢板的板宽方向的一端缘向另一端缘对所述硅钢板的表面以在所述钢板通行方向上相隔预定的间隔的方式多次照射激光束,由此沿所述激光束的轨迹来形成槽;分批退火工序,在该工序中,使所述钢板卷发生二次再结晶;第二连续退火工序,在该工序中,将所述钢板卷开卷而使其平坦化;和连续涂布工序,在该工序中,对所述硅钢板的表面赋予张力和电绝缘性,其中,在所述分批退火工序中,沿所述槽产生贯通所述硅 钢板的表里的晶体晶界,将所述激光束的平均强度设为P(W)、将所述激光束的聚焦光斑在所述钢板通行方向的聚焦直径设为Dl(mm)、将所述激光束的聚焦光斑在所述板宽方向的聚焦直径设为Dc(mm)、将所述激光束在所述板宽方向的扫描速度设为Vc(mm/秒)、将所述激光束的照射能量密度Up设为下述式1、将所述激光束的瞬时功率密度Ip设为下述式2时,满足下述的式3和式4。
Up=(4/π)×P/(Dl×Vc) (式1)
Ip=(4/π)×P/(Dl×Dc) (式2)
1≤Up≤10(J/mm2) (式3)
100(kW/mm2)≤Ip≤2000(kW/mm2) (式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未经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88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硅钙合金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汽车底盘连接板及其热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