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菊芋枝叶中提取甾醇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68594.4 | 申请日: | 2014-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2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 发明(设计)人: | 季乃云;王超之;苗凤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7J9/00 | 分类号: | C07J9/00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周秀梅;李颖 |
| 地址: | 264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菊芋 枝叶 提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甾醇的生产制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从菊芋枝叶中提取甾醇的方法。
背景技术
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属于菊科向日葵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俗名洋姜。其枝叶中的植物甾醇主要是β-谷甾醇和豆甾醇。植物甾醇生理特性多样、用途广泛。β-谷甾醇能够降低体内胆固醇含量,并具有降血脂、消炎、抗癌症的作用,是一种应用安全的天然药物,还可以用来合成甾体药物;豆甾醇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抗肿瘤、抗心血管病等多种药理活性,也是合成甾类药物的起始原料,在医药、食品和化工等行业均有应用。
目前对于菊芋的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栽培改良土壤、食用和饲料,以及以块茎为原料生产菊糖和低聚果糖、发酵生产酒精等,而对于其脂溶性成分的应用开发却非常罕见,研究如何从菊芋中提取植物甾醇能够更加充分利用菊芋资源。
常用植物甾醇生产方法有萃取、结晶、络合等方法。常规化学、物理提取法不仅溶剂耗量大,生产废料多,能量消耗大,而且甾醇得率低。本发明所使用的提取方法能够保持产品的天然特性,所用溶剂可以回收再利用,常温提取减少溶剂挥发损失并节约能源,提取溶剂毒性小,生产工艺更安全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从菊芋枝叶中提取甾醇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从菊芋枝叶中提取甾醇的方法,以菊芋枝叶为原料,原料浸在石油醚-乙醇体系中,5-35℃下搅拌反复浸提,浸提后溶剂旋蒸回收后得浓缩浸膏,所得浸膏依次进行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分别得纯度均大于90%的β-谷甾醇(I)和豆甾醇(II)。
所述石油醚-乙醇溶剂体系为石油醚与95%乙醇按体积比为1:1-9的比例混合。
所述搅拌浸提次数为1-5次,每次5-10小时。
所述原料的加入量
石油醚-乙醇溶剂的加入量为原料质量的8-12倍(溶剂体积与物料质量比);其中,溶剂的加入以体积计。
原料为石油醚-乙醇体系的质量体积比为1:8-12。
所述硅胶柱层析为100-400目硅胶,以体积比100-10:1的石油醚-无水乙醇作为洗脱剂,梯度洗脱。
所述凝胶柱层析为凝胶型号为Sephadex LH-20,以含乙醇90-100%的乙醇-水体系作为洗脱剂,进行洗脱。
所述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洗脱剂为含乙醇70-100%的乙醇-水体系或含甲醇80-100%的甲醇-水体系。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以耐盐碱植物菊芋的枝叶为原料提取β-谷甾醇和豆甾醇,所使用的提取方法能够保持产品的天然特性,工艺步骤少,产品纯度高,所用溶剂可以回收再利用,常温提取减少溶剂挥发损失并节约能源,石油醚乙醇毒性小,生产工艺更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β-谷甾醇1H NMR谱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β-谷甾醇13C NMR谱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豆甾醇1H NMR谱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豆甾醇13C NMR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1)称取3.0千克干燥菊芋枝叶,粉碎至80-100目后,置于50升提取罐中。
(2)再向提取罐中加入30升体积比2:3的石油醚-95%乙醇提取溶剂,搅拌。20℃提取6小时,过滤,滤液经旋蒸浓缩得到浸膏,溶剂回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85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