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设备进舱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67523.2 | 申请日: | 2014-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8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林;曾庆雨;刘昱;罗满;涂武;赖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27/00 | 分类号: | B63B27/00;B63B2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11344 | 代理人: | 马丽丽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备 辅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体搬运辅助装置,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搬运设备进入船舶的狭小舱室内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船舶企业,设备进舱安全可靠是船舶建造过程中必须保证的关键环节。尤其是对于狭小舱室,设备进舱作业较为困难,一般都需要采用辅助装置。而由于舱室高度尺寸的限制,一般起重吊具由于限高而无法使用,若采用多个手拉葫芦缓慢平移的方式,则存在于进舱过程中操作不便,设备容易碰撞损坏的问题,容易造成时间和经济的双重损失。为解决该类问题,目前往往采用将设备于舱室上方的可拆口垂直进入舱室的方法,但是采用该方法需在舱室上方开设可拆口,这增加大量的施工作业且对船体结构造成一定的破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采用多个手拉葫芦缓慢平移的方式搬运设备进入舱室存在操作不便,设备容易碰撞损坏的问题,以及采用将设备于舱室上方的可拆口垂直进入舱室的方法存在增加大量的施工作业且对船体结构造成一定的破坏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搬运设备进入船舶的狭小舱室内的设备进舱辅助装置。
本发明设备进舱辅助装置,其包括上承载件、下承载件、数量至少为1的承载杆;所述上承载件与下承载件之间的距离可调,所述下承载件底部还设有用于连接被搬运设备的连接件,连接件连接被搬运设备后,下承载件承受的被搬运设备的荷载通过承载杆传递至上承载件;所述设备进舱辅助工装还包括支承导轨,所述上承载件与支承导轨形成一对可分离的导轨副,连接件连接被搬运设备后,上承载件承受的被搬运设备的荷载传递至支承导轨上。
所述支承导轨提供了设备从舱室外进入舱室内指定位置的行走轨道,进舱路线固定、可控。而上承载件与支承导轨形成导轨副,其可于支承导轨上自由、平稳移动,无需使用手拉葫芦交替平移。当设备到过指定位置的上方时,调节上承载件与下承载件之间的距离,使设备向下运动直到落到指定位置(如基座上),在此过程中无需借助起重设备,操作简单、快捷。
在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承载杆为螺栓,其螺杆依次穿过上承载件上开设的通孔、下承载件上开设的通孔,并且位于下承载件下方还设有与该螺杆配合用于调节上承载件与下承载件之间距离的调节螺母。旋转所述调节螺母,可准确控制设备的下降速度及下降位置。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备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设备进舱辅助装置的俯视图(省略支承导轨上部)。
图3为图1中设备进舱辅助装置搬运设备时其中一种状态的状态图。
图4为图1中上承载件的俯视图。
图5为图1中支承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上承载件,2-下承载件,3-承载杆,4-设备,5-支承导轨,6-调节螺母,7-垫片,8-挡圈,9-吊架,10-尼龙绳,11-滚轮,12-固定轴,13-轴承,14-固定板,15-支承导轨下部,16-支承导轨上部,17-吊耳,18-限位装置,19-吊索,20-卸扣。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发明设备进舱辅助工装包括上承载件1、下承载件2、数量至少为1的承载杆3。所述上承载件1与下承载件2之间的距离可调,所述下承载件2底部还设有用于连接被搬运设备4的连接件,参见图3,连接件连接被搬运设备4后,下承载件2承受的被搬运设备4的荷载通过承载杆3传递至上承载件1。所述设备进舱辅助工装还包括支承导轨5,所述上承载件1与支承导轨5形成一对可分离的导轨副,连接件连接被搬运设备4后,上承载件1承受的被搬运设备4的荷载传递至支承导轨5上。
使用该设备进舱辅助工装将设备4从舱室外进入舱室内指定位置的具体操作步骤为:
1)将支承导轨5与上承载件1分离,并将支承导轨5固定在舱室顶部强力结构件上,支承导轨5的进出端伸出舱室外;
2)将设备4与下承载件2底部的连接件相连,使用起重设备4将上承载件1吊起,并将上承载件1与支承导轨5配合形成导轨副(此状态参见图3);所述支承导轨5提供了设备4从舱室外进入舱室内指定位置的行走轨道;
3)拉动设备4或上承载件1等使设备4移动至设备基座上方,最后调节上承载件1与下承载件2的距离,使设备4缓慢下降直至落到设备基座上,此时解除设备4与连接件之间的连接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未经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75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瓶瓶塞
- 下一篇:用于船舶的拆卸式尾滚筒及其船舶安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