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空调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67211.1 | 申请日: | 2014-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7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张书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书诚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H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11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空调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如今日益广泛,越来越成为人们居家旅行的必备工具,汽车更像一个活动的家,车上的温度也就影响着用户的使用感受。
目前汽车上的空调系统需人工手动开启,空调温度控制不好,温度保持性不好,容易导致车内温度波动较大,降低人体舒适度,同时目前汽车空调系统没有加湿的功能,当车内较为干燥时,人体舒适度降低,影响乘车人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空调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空调系统智能化不高,功能单一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空调系统包括用于检测车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车内湿度的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车内是否有人的人体感应器,与上述传感器连接的微处理器,与微处理器连接用于加热的电热器,与微处理器连接用于控制压缩机启动的电磁离合器,与电磁离合器连接的空调压缩机,与微处理器连接用于吹冷/热风的风扇,与微处理器连接用于车内加湿的加湿器,与微处理器连接用于信息显示和参数设定的触摸屏。
所述温度传感器与微处理器连接,放置在汽车车厢的前部、后部、车棚和下部,充分采集温度信息并取平均值。
所述湿度传感器与微处理器连接,放置于座椅后方,检测车内湿度信息。
所述人体感应器与微处理器连接,安置在座椅之上,用于检测车内是否有人员,当检测到车内有人员同时车内的温度、湿度在预先设定适宜温湿度之外时,会打开相应的加热器、空调压缩机和加湿器。
所述微处理器用于进行温度、湿度和人员判断,并控制电热器、空调压缩机、风扇的启停。
所述电热器与微处理器连接,位于车窗下方,与所述电风扇紧挨。
所述电磁离合器与微处理器连接,还与空调压缩机连接,接收微处理器的控制信号,并控制空调压缩机的启停。
所述空调压缩机与电磁离合器连接,还与电风扇紧挨,用于为车内制冷。
所述风扇与微处理器连接,并与电热器和空调压缩机紧挨,当电热器或空调压缩机工作时,电风扇也随之启动,将电热器的热风或空调压缩机的冷风加速吹进车内,缩短制冷/制热时间。
所述加湿器与微处理器连接,当车内过于干燥时,加湿器在微处理器控制下启动加湿。
所述触摸屏与微处理器连接,用于显示当前车内温度、湿度等信息,并接收用户的控制指令。
效果汇总
本发明采用多种传感器采集车内温度、湿度和人员信息,并采用制冷空调、电热器、加湿器与风扇相结合方式,实现车内温度、湿度的智能自动调节,同时减少了能源浪费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空调系统结构图;
其中:1、温度传感器;2、湿度传感器;3、人体感应器;4、微处理器;5、电热器;6、电磁离合器;7、空调压缩机;8、风扇;9、加湿器;10、触摸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展示了本发明的一种汽车空调系统结构,如图所示,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空调系统包括用于检测车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用于检测车内湿度的湿度传感器2,用于检测车内是否有人的人体感应器3,与上述传感器连接的微处理器4,与微处理器4连接用于加热的电热器5,与微处理器4连接用于控制压缩机启动的电磁离合器6,与电磁离合器6连接的空调压缩机7,与微处理器4连接用于吹冷/热风的风扇8,与微处理器4连接用于车内加湿的加湿器9,与微处理器4连接用于信息显示和参数设定的触摸屏10。
温度传感器1与微处理器4连接,放置在汽车车厢的前部、后部、车棚和下部,充分采集温度信息并取平均值。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采用DS18B20温度采集芯片,DS18B20的测温范围-55℃-125℃,分辨率最大可达0.0625℃。DS18B20可以直接读出被测温度值。而且采用3线制与微处理器相连,减少了外部硬件电路,具有低成本和易使用的特点。
湿度传感器2与微处理器3连接,放置于座椅后方,检测车内湿度信息。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湿度传感器采用SHT10湿度传感器模块,该模块具有全量程标定、两线数字输出,湿度测量范围为0-100%RH,功耗仅为80μW。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书诚,未经张书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72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培育抗蚜虫的转基因小麦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喷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