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四肢烧伤伤口的负压引流封闭传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67058.2 | 申请日: | 2014-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63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维斯第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7/00 | 分类号: | A61M27/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 | 代理人: | 刘志菊 |
地址: | 430022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四肢 烧伤 伤口 引流 封闭 传导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四肢烧伤伤口的负压引流封闭传导装置。
背景技术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简称VSD)是德国ULM大学Wim Fleischman博士于1992年首创,并形成理论雏形,用于四肢创面的引流;1994年中国裘华德教授首次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应用于普外科,开创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普外科应用的先河,王彦峰、裘华德教授在中国于1998年3月18日得到授权的专利CN2276350,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第一个专利。从此,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我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通过负压封闭引流系统来实现的,它包括多孔泡沫软垫、一端设置在多孔泡沫软垫内的引流管、用于密封多孔泡沫软垫的密封薄膜。将装配引流管的多孔泡沫软垫铺设在创面上,用密封薄膜密封,并将引流管接通负压,从而在创面处建立了一个封闭的引流区,进行持续地负压封闭引流。
与现有的普通换药相比,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将被引流区内的渗出物和坏死组织通过多孔泡沫软垫及引流管非常及时地清除,从而使被引流区可达到“零积聚”状态,创面能够处于持续的清洁环境下,大大降低了机体对毒素的重吸收;即使有较大的腔隙存在,腔隙也因负压的存在而加速缩小。对浅表创面而言,密封薄膜和多孔泡沫软垫也使局部环境更接近生理性的湿润状态;同时,作用于创面软组织上的负压刺激,有利于局部微环境的改善和组织水肿的消退,加速了创面中肉芽组织的新生,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下,创面3-7天内无需换药,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减少了患者痛苦,降低了综合医疗费用。
在我国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已广泛适用于:创伤科、骨科、普外科、烧伤科等领域。
目前国内及国际市场上的负压封闭引流产品,一般由负压封闭材料、密封贴膜、伤口引流管组成。在使用时,首先需要根据伤口面积大小,对负压封闭材料进行裁剪以适应于伤口范围,然后将负压封闭材料覆盖在伤口上,再在其上用密封贴膜进行密封,并引出伤口引流管。
对于一般平整的、小的伤口创面,裁剪、覆盖创面并密封,整个负压手术大概需要花费一个熟练手术医师10分钟左右的时间;但是对于较大的伤口创面,或者较复杂、不规则的创面,则需要医师根据实际情况对负压封闭材料进行裁剪、组合,并需要多块密封贴膜组合密封,譬如四肢伤口的覆盖密封,往往需要医师1个小时以上的手术时间。
根据国内医院的临床实际,不规则的伤口创面中,以四肢性烧伤创面最为普遍,且往往难以密封:面积大,创面极度不规则(手或足的形状,手臂的弯曲度)。但是一旦发生大面积的四肢性烧伤,譬如各类火灾、战争、各种自然灾难引发的大面积烧伤,患者需要在最短时间启动负压治疗,长时间的手术操作,会严重影响患者最终治疗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用于四肢烧伤伤口的负压引流封闭传导装置,医护人员可以方便的对四肢伤口进行负压手术处理,节约手术时间,提升医护效率,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用于四肢烧伤伤口的负压引流封闭传导装置包括由内到外的多孔泡沫负压传导层、密封膜、背衬膜,其密封膜和背衬膜的两端和一侧有包裹用延长包边,即密封膜端包边和背衬膜端包边及密封膜侧包边和背衬膜侧包边,在密封膜端包边和密封膜侧包边的外侧有端离型纸和侧离型纸。
在端离型纸和侧离型纸上有尺寸标注
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将多孔泡沫负压传导层由医用贴膜、密封膜、背衬膜组成一体化的结构,贴膜负压传导层稍大,用于将密闭敷料覆盖住肢体后,对缝接部位的密封黏贴。密闭敷料是可裁剪的,以适应于不同年龄、不同尺寸的手臂。尺寸标注用于指导医师的裁剪。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用于四肢烧伤伤口的负压引流封闭传导装置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除多孔泡沫负压传导层之外覆盖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仰视图。
图5为本发明包裹上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上肢包裹上肢完成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包裹下肢完成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维斯第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维斯第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70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药物球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静脉留置针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