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羊毛与化纤混纺纱的蒸纱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66831.3 | 申请日: | 2014-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9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恒;陆卫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新澳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35/22 | 分类号: | D04B35/22;D06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45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羊毛 化纤 混纺纱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纱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羊毛与化纤混纺纱的蒸纱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捻度的存在,羊毛与化学纤维在纱线中有扭曲,纤维之间的应力较大,纱线会反向加捻,为了达到横机织造的要求,一般情况下需要将纱线蒸纱定型,在蒸纱罐中,利用高温水蒸气给纱线定型约一个小时,才能对纱线的定型起到作用,纱线在湿热的水蒸气中,虽然化学纤维吸湿较少,但是羊毛吸收了大量的水蒸气;另外蒸纱罐内的温度比全毛时的温度要高,水分子的活动更加剧烈,混纺纱线中的羊毛更容易吸湿,所以蒸纱后的回潮会变得很高,如果这种纱线直接发给客户的话,直接按实际重量交易的话,客户收到的毛纱比公定回潮下的毛纱重量要轻,相当于纱线厂把水的重量卖给了客户,客户会认为纱线厂缺斤少两,影响纱线厂的形象;另外纱线的回潮率太高,也不利于储存,包装好的筒纱里的水分不能挥发,纱线容易发霉,影响纱线的储存与销售。
为了使回潮率达到客户存储与上机织造的要求,蒸纱后,纱线厂一般重新倒筒,散发纱线里的水分,但是倒筒后,纱线表面发毛,有损伤,对纱线的质量有影响;或者放到干燥间里放湿,但是筒子内层的水分不容易散失,放湿的时间又很长,效果又不是很理想。所以蒸纱后纱线的回潮率太高,一直令纱线厂头疼不已,所以对纱线厂来说,解决这个问题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可以降低纱线回潮率,防止纱线在储存过程中发霉,从而提高纱线质量和纱线销量的一种新型的羊毛与化纤混纺纱的蒸纱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羊毛与化纤混纺纱的蒸纱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将蒸纱罐里的真空度抽到200mbar,向蒸纱罐里充入107℃的过热饱和蒸汽,使蒸纱罐里的温度达到85℃,此时蒸纱罐里的真空度达到了700mbar,再保温10min,最后蒸纱罐达到720mbar的真空度;
2)再次将真空罐抽到300mbar的真空度,再次补充107℃的过饱和蒸汽,当温度达到85℃时,此时真空罐里的真空度在560mbar左右,再保温30min,最后达到蒸纱罐达到570mbar左右的真空度,此时真空罐里的水全部是以热蒸汽的形式存在;
3)纱线在结束蒸纱前,增加一个短暂的抽真空过程,保温5min。
优选地,步骤1)的保温过程中,蒸纱罐里会有热量散失,持续补充107℃的过热饱和蒸汽,使蒸纱罐里的温度保持85℃。
优选地,步骤2)的保温过程中,蒸纱罐里会有热量散失,持续补充107℃的过热饱和蒸汽,使蒸纱罐里的温度保持85℃。
优选地,步骤3)抽走了过饱和蒸汽,带走了热量,降低蒸纱罐中的温度,纱线的温度降低到常温。
本发明为了保证纱线质量要求,使纱线在蒸纱后没有回捻,这就要求蒸纱温度达到化学纤维的玻璃化温度,使纤维软化,待温度降到常温时而达到定型的效果。一般在温度达到85℃的时候就可以起到作用了。温度也不适宜太高,太高的话,会损伤羊毛纤维,白色或其浅颜色中的羊毛纤维发黄,化学纤维也会变硬。
本发明可以降低纱线回潮率,防止纱线在储存过程中发霉,从而提高纱线质量和纱线销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蒸纱原理和蒸纱步骤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并不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纱线蒸纱的时候,首先要知道不同温度时,水要达到热饱和蒸汽条件需要的最低的真空度。85℃的温度,热饱和蒸汽的真空度为580mbar左右,这时水是以过饱和蒸汽的形式存在,过饱和蒸汽对纱线的回潮率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真空度高于580mbar的话,水就是以水蒸气的形式存在,干燥的纱线会吸收水蒸气,故而纱线的回潮率升高,所以控制真空度很关键。
所以,对于羊毛与化纤混纺纱线的蒸纱,可以采用三个循环达到要求。
第一个循环:将蒸纱罐里的蒸空度抽到200mbar,由于蒸纱罐与毛纱是常温的,加上抽真空时,蒸纱罐里的温度还会降低,向蒸纱罐里充入107℃的过热饱和蒸汽,使蒸纱罐里的温度达到85℃,这时蒸纱罐里的蒸空度达到了700mbar,再保温10min,保温过程中,蒸纱罐里会有热量散失,需要补充蒸汽,最后达到蒸纱罐达到720mbar的蒸空度,此循环时间短,缩短纱线吸湿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澳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澳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68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性染缸搅拌器
- 下一篇:色织了机余纱开发新品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