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电池极板加酸装置及加酸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66441.6 | 申请日: | 2014-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44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6 | 分类号: | H01M2/3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3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极板 加酸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电池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蓄电池极板加酸装置及加酸方法。
背景技术
蓄电池的基本构成为箱体、蓄电池盖和极板。在中国专利号为ZL2005100611114、公开日为2006年4月12日、名称为“一种铅酸蓄电池胶体极板及其制造工艺”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蓄电池的极板和极板的加工方法。在中国专利号为ZL2009100746726、公开日为2009年10月28日、名称为“可消除极板裂纹的阀控式铅酸蓄电池极板制备方法”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蓄电池极板的制备方法。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3106059502、公开日为2014年4月30日、名称为“蓄电池极板淋酸装置”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蓄电池极板加工时进行加酸的装置。正如以上各专利公开的那样,现有的铅酸蓄电池极板在涂填后都要在极板表面加上稀硫酸,以防止极板在固化阶段表面产生裂纹。现有的极板进行加酸的方法为将酸仅淋在上压辊或同时淋在上下压辊上,然后通过压辊压实极板的过程中将酸转移到极板表面,也即本质上是采取浸渍或者说是印刷的方式在极板的表面进行加酸。现有的加酸设备和方法存在以下不足:压辊被淋酸后,表面会快速生成硫酸铅层,导致极板表面有较清晰的压辊布纹;下压辊上会粘联有铅泥,导致极板经压辊压实后极板反面粘带有大量的铅泥、以致极板不平整和内化成电池后易导致活性位置渗透短路;会将极板表面的铅膏冲刷掉而导致浪费;极板表面生产的硫酸铅层厚,导致电池充电化成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降低极板表面硫酸铅层的厚度和提高极板表面质量的蓄电池极板加酸装置及加酸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极板加酸过程中极板表面会产生压辊布纹、表面不平整、渗透短路、硫酸铅层厚和铅膏流失的问题。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蓄电池极板加酸装置,包括极板传送带、一对分布在极板传送带上下方的压辊、雾化室、两根设有若干第一喷孔的喷酸管和使酸从所述第一喷孔喷出的气雾形成机构,所述两根喷酸管位于所述雾化室内且分布在所述极板传送带的上下方,所述压辊位于所述雾化室的外部,所述雾化室设有极板进口和极板出口。使用时,极板在极板传送带的作用下经极板进口进入雾化室、然后从极板出口流出,气雾形成机构使酸以气态或雾的形式从喷酸管的第一喷孔中排出,酸雾接触到极板时而液化粘附到极板表面上产生反应而实现对极板进行酸化。雾化室起到限制排出的酸雾向外扩散的作用、防止污染环境和保护作用人员的健康。雾化形成机构可以为现有的喷雾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喷孔为圆孔,所述第一喷孔的直径为0.2~0.5毫米。能够使得雾化形成机构仅设计为一台泵就能够使得从第一喷孔中排出的酸呈雾状。
作为优选,所述极板传送带包括一对纵梁和若干位于一对纵梁之间的输送辊,所述输送辊转动连接于所述纵梁,所述雾化室设置于所述输送辊中的相邻的两根输送辊之间。能够有效避免酸喷到极板传送带上,从而起到进一步节约酸的用量、延长极板传送带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清洁程度和极板品质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气雾形成机构包括出口端同所述喷酸管连接在一起的压缩空气形成机构和将酸输送给所述喷酸管的酸输送泵。结构简单。
作为另一优选,所述气雾形成机构包括导热油箱和酸输送泵,所述导热油箱内设有加热器、盘管和若干个串联连接在一起的喷淋式气化室,所述喷淋式气化室包括气化腔和一端穿设在气化腔内的喷淋管,所述气化腔的内表面构成气化面,所述气化腔设有气化室出口,所述喷淋管位于气化腔外的一端设有气化室入口、位于气化腔内的部分上设有第二喷孔,所述盘管的进口端同所述酸输送泵的出口连接在一起、出口端同所述喷淋式气化室中的第一个喷淋式气化室的气化室入口连接在一起,所述喷淋式气化室中的最后一个喷淋式气化室的气化室出口同所述喷酸管连接在一起。使用时,将导热油加添到导热油箱内,通过加热器对导热油进行加热,酸液在酸输送泵的作用下进入盘管而被导热油加热,然后经气化室进口进入喷淋管而喷淋到气化腔的内表面(即气化面)上,气化腔由于受到导热油的加热处于热的状态、使得喷到气化面上的酸液被气化,喷淋过程中可能由于没有碰到气化面或气化面提供的热量不够等因素导致酸液有部分没有被气化的现象产生,在进入下一级喷淋式气化室时没有气化的酸液被进一步气化,最后使得酸液以气态进入喷酸管而从第一喷孔中流出,气态酸流出后产生部分液化而形成酸雾、酸雾接触到极板表面而进一步液化为酸液而粘附在极板表面上。能够使得酸能够更为均匀且完整地加到极板表面上,且所形成的硫酸铅层的厚度薄。降低了酸的用量、提高极板的品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超威电源有限公司,未经超威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64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