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能量传输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65924.4 | 申请日: | 2014-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5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 发明(设计)人: | 廖承林;陈德清;王丽芳;朱庆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2J17/00 | 分类号: | H02J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关玲 |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能量 传输 装置 | ||
1.一种无线能量传输装置,包括能量发送装置与能量接收装置两部分,能量发送装置和能量接收装置均由线圈和磁体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能量发送装置和能量接收装置均有两种结构:单线圈结构和双线圈结构;单线圈结构的无线能量传输装置中,能量发送装置由第一发送线圈(11)和第一发送磁体(12)构成,能量接收装置由第一接收线圈(13)和第一接收磁体(14)构成;第一发送线圈(11)、第一发送磁体(12)、第一接收线圈(13)和第一接收磁体(14)彼此平行布置,且四者中心位于同一中心轴线上;双线圈结构的无线能量传输装置中,能量发送装置由第二发送线圈(21)、发送放大线圈(22)和第二发送磁体(23)构成,第二发送线圈(21)和发送放大线圈(22)处于同一平面,构成发送线圈组;能量接收装置由第二接收线圈(24)、接收放大线圈(25)和第二接收磁体(26)构成,第二接收线圈(24)和接收放大线圈(25)处于同一平面,构成接收线圈组;第一发送磁体(12)、第二发送磁体(23)、第一接收磁体(14)和第二接收磁体(26)均由8条相同的磁体构成,每条磁体均为十字形,8条磁体平放在同一平面上,围绕第一发送线圈(11)、第二发送线圈(21)、第一接收线圈(13)或第二接收线圈(24)的中心点呈扇形展开,相邻每条磁体中心线之间的角度为45度,每条磁体十字型交点处与第一发送线圈(11)、第二发送线圈(21)、第一接收线圈(13)或第二接收线圈(24)最外圈中心位置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能量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线圈结构的无线能量传输装置中,第一发送线圈(11)、第一发送磁体(12)、第一接收线圈(24)和第一接收磁体(26)的布置顺序从下到上依次为第一发送磁体(12)——第一发送线圈(11)——第一接收线圈(13)——第一接收磁体(14);第一发送磁体(12)与第一发送线圈(11)之间的距离为M11,M11小于10mm,第一接收磁体(14)与第一接收线圈(13)之间的距离为M12,M12小于10mm;第一发送线圈(11)与第一接收线圈(13)之间的距离为P11,P11在100mm至400m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能量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发送线圈(11)采用平面盘式螺旋稀松绕制的形式,形状为圆形或正多边形,线圈导线线材为单股铜线或多股利兹线;第一发送线圈(11)由外至内绕制成N1圈,N1=2~15,相邻两圈导线中心距均为L1,线圈导线直径为D1,最外圈导线中心位置与第一发送线圈中心点之间的距离为R11,R11>=300mm且R11<=2000mm,最内圈导线中心位置与第一发送线圈中心点之间的距离为R12;L1>=D1且L1<=3×D1;
所述的第一发送磁体(12)由8条相同的磁体构成,每条磁体均为十字形,十字形磁体的长度为LL1,LL1=(R11-R12)+2×A0,其中A0>=50mm且A0<=150mm,十字形磁体的高度为LH1,磁体的宽度为LD1,LD1>=30mm且LD1<=60mm,LH1<=2×(R11-0.5×LD1)×tan22.5且LH1>=LD1,磁体厚度均为LM1,LM1>=1mm且LM1<=10mm;8条磁体平放在同一平面上,围绕第一发送线圈的中心点呈扇形展开,相邻每条磁体中心线之间的角度为45度,每条磁体十字型交点处与第一发送线圈最外圈中心位置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592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